高中语文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这位“先生”是谁?“先生”因何到“此小县”?到“此小县”后表现如何?张飞对“先生”前后态度有何变化?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咱们素日好处,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说这话的是谁?话中的“出去”是指什么事?“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具体指哪些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巴黎圣母院》)
这则谶语内容与谁有关?请简述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的故事。
葛朗台具备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一切特点。如没有文化,却精于盘算。请举例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
《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旗人,却有不同的人生道路。请分别结合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题
(1)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2)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3)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上面描绘的人物都出自《三国演义》,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名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在那个夜晚以前,她(玛斯洛娃)本来抱着希望……然而从那天晚上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
那天晚上的事让玛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这是何人所说?在何时说过这段话?经过怎样?请简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两个冤家”(宝黛二人)因何事而“闹”?他们是怎么“闹”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庞统巧授连环计的故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其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选做一题)
《红楼梦》中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试举其“机关算尽”的一例。
请简单介绍“舌战群雄”的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诸葛亮为了使姜维归降,佯攻姜维母亲所住的冀城,姜维去保冀城;诸葛亮又派夏侯楙散布姜维降蜀的假消息,又派人假扮姜维夜攻天水城;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降蜀。
B.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宝玉赌气摔玉;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之后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急得贾母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C.办完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看法一致,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一听是旧帕,先是烦闷,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忙叫晴雯放下。黛玉体贴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B.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C.黛玉到怡红院,听到宝玉在梦中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黛玉听见不觉怔了,坐了一会,只好离去。
D.刘姥姥离开贾府之时,凤姐叫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姥姥问清孩子的生辰后,便取名为巧姐,说这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逢凶化吉都从这个“巧”字上来。

E. 海棠诗社成立后,诗社的首次活动便是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李纨评黛玉诗为魁首。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平儿是个有原则的大善人。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为的是一来体谅宝玉在丫鬟们身上的良苦用心,二是怕招老太太、太太生气;三是为了顾全宝玉房中大丫鬟们的体面,更怕病中的晴雯生气发作。其用心之良苦,令宝玉大为感叹。
B.薛宝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姑娘。芦雪庭联句,宝琴与湘云、黛玉争胜,三人联句最多;众人称赏红梅,邢岫烟、李纹及宝琴三人最先成诗,三人中又以宝琴的最好;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C.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说完了,一想到自己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后悔不及, 羞的脸飞红。
D.贾母喜欢说笑话、听笑话,并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小说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说王熙凤“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拍着马屁反驳了几句,并说“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听后,心里觉得不吉利,就骂王熙凤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不敢笑了。

E. 凤姐生日,贾母带头凑份子为她做生日。生日宴会办得热闹,凤姐想躲回家歇会儿,无意中发现贾琏和鲍二媳妇在一起,还听到他们在议论,骂凤姐。凤姐醋意大发,拿平儿出气,与鲍二家的厮打。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