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案例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约国以及各非政府、企业和科学集团出席会议.
读图“低碳生活”,结合案例1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活及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两种“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至少答2点)
(3)为引起更多的人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请写出两条宣传“低碳生活”的标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是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甲地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值在              mol·m-2·d-1以下,乙地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值在                   mol·m-2·d-1之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A.如果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青藏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B.如果仅考虑天气状况,一年中,云雨天越少,光合有效辐射越强。
C.如果仅考虑地势因素,地势越低,光合有效辐射越强。
D.如果仅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光合有效辐射越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上海每年消耗煤炭42000多万吨,占全市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超量用煤使上海市跨入煤烟型污染城市之列。一组数字显示,上海市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浙江杭州等主要城市高达50%。过量使用煤炭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我国发展天然气的步伐。一条横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的输气管线全面开通,必然会使沿线9个省(区)市地区经济得到发展,沿线小城镇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1)目前,上海消耗的主要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
材料中提到因该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2)材料中所说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3)此工程在________和_______(填起止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之间架起一道地下长城,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4)该工程的起点位于我国第一大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位于我国第一大河___________的下游地区。
(5)该工程的作用是(多选)(          )
A.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为东部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C.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D.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部分自然资源基本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矿产储量
耕地面积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2
2/5
1/4
1/3

 
表中所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 B.耕地
C.河流径流 D.森林

表中数据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

A.总量小,人均少 B.总量大,人均少
C.总量大,人均多 D.总量小,人均多

下列措施,可以弥补我国资源不足的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④提倡使用纸杯等一次性生活用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表,回答问题: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年产矿石
水资源
总量
4
6
3
6
人均占有量
67
121
80
88

(1)分析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以此基本特征看,我国国情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是          
(2)怎样理解我国是“资源大国”却又存 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人均量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渐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图中甲地示意),钻井平台底部油井漏油不止,海上浮油面积在9900平方千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到6月中旬油井的漏油已得到控制.读图并结合所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此次石油泄漏,给受灾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灾难.请列举两方面的影响即可.
(2)图中距甲地最近的国家是         ,图中的乙河是         河.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科学家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去预测未来:“到2030年左右,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灭绝,某些矿产资源枯竭,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
材料二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使人类对资源过度消耗,在过去30年间人类的活动使地球上的物种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54%,海洋生物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l5%。根据以上信息资料,请你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并做出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5分)
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乙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____地区。
(2)图甲中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             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         ,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格回答问题: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列表格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资源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占有量
土地
第3位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已探明矿产资源总值
第3位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耕地
第4位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河流径流量
第6位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森林
第6位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材料二: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乱采乱挖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破坏性开采,一方面加快了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另一方面侵占了大片耕地,破坏了植被,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三:2007年5月3日,中石油在渤海湾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大油田。是继大庆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二个十亿吨级的油田。

(1)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但         不足。
(2)石油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请你说出两种常见的可再生资源:                
(3)小华说:“我国有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大力发展燃油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D产品主要由哪些自然资源制造而成?B.________资源,D.________资源。
(2)图中物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
(3)如果对制造A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你认为会出现哪种后果?(至少两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占到90.1%。其中,煤炭占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材料二所示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材料二

(1)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分别是                                。
(3)材料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地区蕴藏比较丰富的主要有水能、     能、地热能等。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都要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倡低碳生活,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_________。
(2)谈谈你对“绿色消费”的理解_________。
(3)你看过姚明或成龙所做的公益广告吗?请你也设计一句宣传“绿色消费”的公益广告词_________。
(4)你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支持“绿色消费”(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试通水开始,这标志着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开工建设向通水达效的转变。读南水北调东线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河流)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2.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补充的江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调入蔷薇河,缓解了连云港用水不足的问题。生活中,好习惯可以节水。请谈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地理青藏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