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改革(或革命)名称
废除旧制度
领导人
共同影响
美国

黑人奴隶制


俄国
1861年改革


 
日本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明治天皇

(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3)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影响着未来。纵观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的创新。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里。在解决个人争端的问题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优先推举某人做担任公共职务的时候,推举他的理由不是由于他是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真实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三: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何种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的名称。材料中“全体人民”主要指什么人?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美国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其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什么?
(2)18世纪时,领导美国走向独立的伟人是谁? 19世纪中期,领导美国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的伟人又是谁?
(3)你认为美国在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中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1958年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办起了公共食堂,并予以提倡。11月10日社论指出,“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据10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共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已达到70%—90%。此外,在收回自留地的同时,集市贸易也被取消。
——高王凌《大梦初觉——大跃进和农民行业》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情况真实吗?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什么风气?这一风气的形成有何危害?
(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失误?其失误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一失误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反思历史现象,我们要从中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有古人在论及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2=4分)
(2)材料二中说明秦王采取了哪些措施?。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请举出秦暴政的两个例子。(1+2=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主席今年11月26日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根据相关史实回答:
(1)孔子他的言论收集在哪一本书中?他在思想方面提出了什么学说?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
(2)习近平主席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会从孔子那里学到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可举二例),你如何评价孔子?( 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思历史行为。
同样是大国之间的合作,1942年1月1日,《   》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及时;1955年,为抗衡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联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可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即从长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视角来探究历史,远距离、大范围观察才能认清历史大脉络。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材料二: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三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  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1)材料四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的功绩还有?
材料二: “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2)史料中“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观点有?
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3)材料四反映的是近代史的什么事件?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创办的著名杂志是?在哪一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2分)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的招牌,它叫什么?在它也是今天一所著名大学的前身,这所著名大学的名称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原文大意: 管仲辅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一统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惠。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 魏主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魏主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 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魏主颁下诏书,认为:“北方人把土 叫做拓,后来又叫做跋。魏国的祖先源自黄帝,因尊崇土德的缘故成了大王,所以称作拓跋氏。那泥土,黄颜色中的一种,是万物最初的源头;应该改姓元。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姓,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材料三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材料四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你从以上史实中获得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骞”指的是谁?受谁的指示前往西域?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所展示的这条路线的即“西域道”,是哪一条路?起点是?这条路线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骞”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是指什么事件?“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列举一个近代以来日本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的战争名称,?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这条约大大加深了“老师”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说出这个条约名称。
(2)材料一中“改革日本的土地”具体的措施是什么?这次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日本以什么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用原句回答)
(4)今天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对比日本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这个民族 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