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西亚的城邦往往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权而战,而各个城邦有各自不同的强大时期,因此也都先后统治过这一地区。巴比伦控制该地区是在其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因为臣民们相互之间常常因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于是汉谟拉比就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有282条法律条款,包括刑事法及有关占有奴隶、结婚和离婚、偿还债务和支付工资等方成的法律。法律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一些法律听起来还很合理:如第233条规定:“倘若一个建筑者建造一幢房子,……而工程不完善,……这一工程应由该建筑者本人出资修缮。”
(1)以上历史人物的事迹属于哪一文明古国?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哪两条大河?上述人物何时统一该地区?
(3)汉谟拉比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名称是什么?这部法律维护了谁的利益?如何评价他的法律?
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请回答:
(1)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强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问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2)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一统,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
(3)作为鲜卑族的王者,他顺应历史的大洪流,改汉姓、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全面的学习汉族文化。请问他是指谁?这次改革在历史上又有何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诸雄割据,群豪四起,不仅争正朔挟天子,更是夺领土抢百姓,一时硝烟四起,生灵涂炭。但却是在这样一个乱世,文明之光乍现,艺术繁盛一时,建筑巧夺天工,思想百家争鸣。中国由此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巅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艺术繁盛,绘画现铜器纹鉴,音乐传七声音阶。下图是一件堪称“世界奇迹”艺术珍品,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出土地点。(2分)
(2)古代水利工程是与古代先民息息相关的生命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观,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的水利工程。(2分)
(3)鸟瞰万千土地芸芸众生,中华文明独领一时风骚,老子倡小国寡民,孔子言克己复礼……百家齐争鸣,请问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丰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从西晋永嘉(西晋怀帝年号,307年——313年)年间到刘宋末,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万人,形成北方民众纷纷南下的浪潮。
——《中国通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西汉时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在南朝时的发展状况。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江南地区从材料一发展到材料三状况的原因。
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初衷是什么?
(2)举出西汉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事例(战和各举一例)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城市)、E(国家)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和”,又有“战”,请各举一例说明。
(2)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列举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列3个)。
(3)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往江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请回答:
(1)图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教民播种五谷”。 “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居民主要种植哪种农作物?
(2)图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
(3)图三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请回答:
(1)你认为出现“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原因有哪些?
(2)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魏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是谁?
(2)材料一反映是“魏主”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何处?
(3)材料二反映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内容?你还知道他有哪些改革措施吗?
(4)“魏主”的改革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史记》
材料二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纣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国君?约1046年,商朝终于灭亡,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2)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3)西周什么时间灭亡?材料二中后来“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为什么不到了?
(4)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1)与图(2)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根据图(1)请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图(2)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 ”,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