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 该法令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指什么?“苏联模式”指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其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从中你能看出罗斯福新政有何特点?
(3)“列宁的思路”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由各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他最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三:因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的英国,超越荷、葡、西等国,后来居上,为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叩开中国的大门。
请回答:
(1)有人把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事件看作是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为什么?
(2)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方面的哪些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了“叩开中国的大门”,英国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军事行动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影响世界走向整体的因素有哪些?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面貌的几幅图片。
请回答:
(1)根据所学史实,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国实现“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具体体现?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和图3所示 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哪三项具体改革措施?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限制了谁的权力?英国这种政治体制叫什么?
(2)材料二与世界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据此成立的国家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两部法律文献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有何共同性质?
(4)上述法律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根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相应位置。帮助他理清大致的线索,答案写在方框中。(注意:只填英文字母)
历史事件: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E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2)在“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请你结合《人权宣言》的内容,谈一谈 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想一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根据图二概括,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新型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索中前进的现代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属于我国什么时期成就?你怎样看这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2) 图二所示的企业在1956年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的原因是什么?
(3) 在图三中你可以看到在探索时期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谁?
【艰难起步的近代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 说出图一所对应的运动的名称,并用一句话概括它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 图二的人物为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工商业而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 图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的崛起》风靡全国,其中的英国崛起尤其引人注目。其中有这样一段: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英国“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2)“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指的是什么?
(3)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英国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的影响。
(4)材料二中英国割占的地区什么时间回归祖国的怀抱?
填表
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填写下列表格:
时期 |
科技成就 |
北 宋 时 期 |
毕昇发明了 ,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
南 宋 时 期 |
广泛用于航海,还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时期 |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而在稍后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却没有大的突破,科学著作多为总结性著作。造成明清之际我国科技发展逐渐滞后的社会政治因素主要是由于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窒息了学术空气,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填写下列表格:
时期 |
文化专制统治措施 |
明 朝 |
|
清 朝 |
|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欧洲存在两个德国”的局面何时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5)请谈谈你认为解决国家争端的做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蹶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溅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中国近代的什么运动。分析材料三所指运动的意义。
材料四:(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中国共产党打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4)材料五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开始于那次会议?这条道路的指导理论设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谈一下你的中国的复习之路的认识。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来到历史课堂调查学生从歌曲中搜索历史事件的大脑记忆情况,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记忆不正确的是( )
A.“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歌词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它是在“一五”计划中建成的 |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带领大家“站起来”的是毛泽东 |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我国民族间的大团结,这得益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
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所以,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改写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改写自《史记•高祖本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朝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据材料二,汉高祖刘邦的政策导致后来西汉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这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秦统一的当年,秦始皇即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等人整理文字,废除其它各种异体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
——改写自《历史春秋网》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显示出最高的统治者是秦始皇。他从秦国的国君成为统一的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