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隋唐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最准确的应概括为(   )

A.繁荣与开放 B.光照四邻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对外交流的频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土家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忠报国”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抗击的是(  )的南下中原

A.辽 B.西夏 C.金 D.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的建立是赵匡胤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

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D.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道路两傍的瓦顶平房错落有致
B.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大多穿着棉布做的衣服
C.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从街中穿过
D.河中有轻舟荡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下列可能设置过市舶司的城市是:(     )

A.天津 B.泉州 C.上海 D.海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B.中书省只管辖大都地区
C.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有误的是

A.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
B.这个条约既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但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
C.它促进了民族的交往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关系的发展
D.它的签订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那么黄帝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他(   )

A.打败蚩尤 B.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C.与炎帝联盟 D.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一座城市出发(   )

A.西安  B.兰州 C.北京 D.洛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革除弊政,任用贤人,虚心纳谏,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加强,我们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天竺(今印度)、寻求佛教真经的(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戒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