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在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中国工业化从无到有、艰难前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改变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结合材料并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一例。
(2)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在家乡南通创办的纱厂叫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这期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工业化建设成就,请举一例。
(4) 2015年春,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但当今"中国制造"面临着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弱、优质品牌少、环境恶化等难题。由此针对某一难题,提出你的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八年级某班以"探寻中国的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探索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2)请说出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 见下图

(3)根据右图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农民及农业产生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百年来,清华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为国求学的传统,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
材料三 清华百年校庆中提出"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哪-次运动的产物?它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杰出人才中有一位"两弹元勋",他是谁?在清华建校的同一年,我国发生了哪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出的希望,你打算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
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中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材料三   所谓立宪(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哪一运动践行了魏源的这一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使中国走上“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什么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4)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并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小历、小史有不同认识(如下图)。你同意他们俩谁的意见?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谢石敏《世界经济大战》
材料二 “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戊戌变法内容
材料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 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走十月革命的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这个理想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惜抛洒热血。
——张建华:《俄国史·自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洋务运动“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句话的理解。
(2)戊戌变法是近代化的重要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民主义”是近代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有人认为这一历史事件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请说出其主要理由。
(4)材料三中“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指的是什么?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2分)
(5)有人认为“1927年中国革命既走了十月革命的路,也走了中国自己的路”,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状元办厂” 的目的是什么?( 2分)分别指出一战期间和20世纪20年代后企业发展状况如何?有何原因?( 4分)
材料三“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60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4)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题
先进的中国人在一次次战败中也开始了自身反省和探索学习,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篇章。
(1)清政府开启中国近代化先河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它是在哪一“鞭子”下作出的反省和探索?
(2)中国近代化中也实践过资产阶级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但均以失败告终。那么,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事件是什么?其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作品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分)
(4)有人说当今“反腐”事关重大,也是关乎党声望和性命的“生死攸关”的大事件之一。那么请问:在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哪个事件是党“生死攸关”的大事件?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表中自强事业的主持人:李鸿章):

   时间
   自强的事业
   时间
   自强的事业
 
同治四年(1864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九年(1869年)
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1871年)
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元年
(1875年)
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年)
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
(1880年)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道。
光绪十一年(1885年)
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
(1888年)
成立北洋海军。

 
材料二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他特别注重海军,……李鸿章办海军第一个困难是经费。经费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中国 当时的财政制度,如同一般的政治制度,是中古式的。……所以在甲午之战以前的七年,中国海军没有添订过一只新船。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这种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在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并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是在极廉洁极严谨的领袖之下,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尚且无法杜绝,何况李氏本人就不廉洁呢?……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私人发了财,国事就败坏了。总之,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不是因为路线错了,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
——以上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自强事业的核心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一系列自强活动中设机器制造局、设武备学堂派军官出洋留学和建造船厂铁路三者之间有何联系?(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李鸿章自强活动失败的原因。(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 :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的转变有何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1)从“器物上感觉(中国)不足”的代表人物列举一人,心动不如行动,为此他们在实践上有何行动?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2)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为此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它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如何?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3)按福泽谕吉观点,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经济——政治——思想 B.政治——思想——经济
C.思想——经济——政治 D.思想——政治——经济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