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①创办近代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变革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B.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C.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
D.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之路 |
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大生纱厂 | D.汉阳铁厂 |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与“科学” | B.“自由”与“平等” |
C.“扶清灭洋” | D.“自强”与“求富” |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齐昌轮船公司。在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洋务运动发生在( )
A.19世纪60—70年代 | B.19世纪70—80年代 |
C.19世纪60—80年代 | D.19世纪60—90年代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发展民用工业 |
C.筹建新式陆海军 | D.派遣留学生 |
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要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他应该进入下列那一机构学习 ( )
A.总理衙门 | B.福州船政局 |
C.京师同文馆 | D.京师大学堂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 | B.科技教育 | C.机器生产 | D.议会制度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 | 洋务派 | B. | 顽固派 | C. | 维新派 | D. | 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