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
武汉龟山下有一块“定汉神铁”,相传为某天夜晚汉阳铁厂炉墙坍塌、铁水凝结后形成。与该神铁及传说有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八国联军侵华 | D.辛亥革命 |
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的呼吁最能体现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自1840年英国侵略者入侵中国以来,中国广大阶层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不懈地努力。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谁?它主要的反清活动有哪些?
(3)分析中国人追求“近代化”历程充满艰难曲折的原因。
下列属于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求富”口号下兴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轮船招商局 | D.安庆内军械所 |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一书写道: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8 分)
类别 |
历史事件 |
代表人物 |
器物层面 |
|
李鸿章等 |
制度层面 |
|
康有为等 |
辛亥革命 |
|
|
观念层面 |
|
陈独秀等 |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两例。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3)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B.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
《陕西通志》记载:“1894年,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有机械师4名、铜匠2名、铁匠22名、帮工17名、学徒90名。到1897年试造子弹208万颗,造枪炮及修造各种枪炮4500尊,造粗细纱布125包,配制机具36000余件。”以下不属于陕西机器制造局特点的是
A.官办 | B.工人少,生产规模小 |
C.工场手工业发达 | D.主要生产军用品 |
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现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主要是指
A.实现工业的近代化 | 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 |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 |
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
C.十九世纪末期 | D.二十世纪初期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
C.主张维新变法 |
D.率兵收复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