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改革创新谱新篇]
小明在看我国一伟人的著作时发现了以下经典语录。摘录如下:
语录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三: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语录内容判断小明在看哪一伟人的著作?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什么道路?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他的天才发明,中国利用了他的天才发明分别在什么时候解决了哪些历史问题?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分别从哪里开始?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穿越时空:(6分 每空0.5分,共6分)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是贯穿党的十八大的一条鲜明主线。穿越时空,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改革创新是历史的真理。

(1)来到公元前359年的秦国你会看到此时的秦国正进行             变法,其中
         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秦统一六国打下物质基础
(4)来到公元646年的日本你会看到一场仿效中国隋唐的改革是日本过渡到了         ;而在1868年的日本你会看到         使日本正在向资本主义国家迈进
(2)来到494年的北方黄河流域你看到大队人马正在迁都洛阳。原来是北魏的皇帝
         正在进行一场汉化的改革,此次改革促进了        
(5) 来带1921年的苏俄,你会看到农民喜笑颜开,因为列宁实行的      规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但这一改革很快被      模式取代,这一制度的弊端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3)来到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你会赶上中共        召开,这次会议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揭开我国         的序幕
(6) 来到1929年的美国,你会看到美国人民正在经历              的折磨。而1933年的美国经济正在恢复            正在领导他们进行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材料二: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选自2015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三: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一选自2015政府工作报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佐汪材料中观点的相关的制度名称该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国企改革之前,我国曾经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什么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
(3)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基于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伟大成就,你认为我国经济建设要保持良好持续发展的势头,应该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是清朝光绪皇帝颁布的变法令的内容,这场变法史称什么?这场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被概括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
(3)依据材料三,“第三次革命”是以哪次重要会议作为开始标志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 某班同学准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主题,出一个黑板报,在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了一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奋斗,取得丰硕成果的数据:

序号
名称
1978年
2013年
增长倍数
1
国民生产总值
3645亿元
52万亿元
142倍
2
进出口总额
206亿美元
38668亿美元
187倍
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343元
24565元
71倍
4
农民纯收入
134元
7919元
59倍

 
(1)学生对第2项倍数增长最快的原因有疑惑,请你告诉他得益于哪项政策2分
(2)学生认为第3项和第4项反应同一个信息,这个共同信息是什么?2
(3)全体学生肯定了上述表格中变化的根本原因。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勃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什么心态?基于这种心态,清朝前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两句歌词中的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 周恩来               B、毛泽东 邓小平 
C、胡锦涛 习近平               D、江泽民 胡锦涛
2、 “改革开放富起来”是在哪场会议中确立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中感悟历史
歌词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歌词一中的“旗帜”指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见下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4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3分)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四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确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17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什么“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2)据材料二,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仁人志士作出了哪些努力?
(3)据材料三,1979年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2 分)
(4)“中国梦”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条件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宁波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专题探究活动,收集到三则材料。
材料一:  1950年与1953年我国耕地分配图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80年代初安徽农村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表格: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年份
项目
2001年
2010年
注: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并凭借自己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出口贸易
2661
15777.5
进口贸易
2435.5
13962.4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468.8
1147.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70.92
678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表的变化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的标语反映当时农村实行的改革是什么?它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3)材料三中“新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有关?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一粮食产量变化的政策因素。(2分)据图二说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2分)

(2)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三十年前,国家决定开放南通等14年沿海城市。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国家作出这一决定的历史背景。(4分)
(3)我们家乡南通滨江临海、紧邻上海,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请你结合上述区位优势,为南通今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