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八年级文学社开展一次“我读书我快乐”的文化节活动,文学社收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文学社不可能收集到(  )

A.《青春之歌》 B.《红旗谱》 C.《创业史》 D.《狂人日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2)请说出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 见下图

(3)根据右图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农民及农业产生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4年的峥嵘岁月,64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为保证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叫什么?(6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八年级同学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在“学习园地”展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他们找到的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张图片不适合展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建设成就是(   )
①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②鞍钢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以下图表

(1) 图一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在农业上的措施是什么?(2分)
(2) 从图二你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2分)
第二组同学从课本中找来以下资料
材料一 毛泽东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他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3) 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什么经济发展规划?(1分)
(4) 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说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努力地“做到这一点”。
(1分)
第三组同学从网上找到如下资料
材料三 2001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奠定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对扩大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5) 据材料三指出中俄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有何现实意义?(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状元办厂” 的目的是什么?( 2分)分别指出一战期间和20世纪20年代后企业发展状况如何?有何原因?( 4分)
材料三“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60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4)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1951年到北京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他的解放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哪一年?是哪一机构通过的?
(3)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4)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它的贯彻与实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举办了“光辉历程”的纪念活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主题一 历史的选择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1949年10月1日,______________ 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主题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1953-1956年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主题三 工业化进程
(3)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3)1980年,中共中央恢复了哪位国家领导人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4)我国第四部宪法颁布于何时?此后,我国又通过了哪些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写出两例)
(5)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继续推行民主和法治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4)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巨大成就。请举二例证明。
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请举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一例?(2分)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二例。(4分)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5)材料四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6)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指什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2分)
(7)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组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调剂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公私合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誓词
材料二:在……开始时,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材料四: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需要国家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哪一重大事件?简述其影响。
(2)材料二为了摆脱落后状态,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为了“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影响。
(4)材料四中美国为了应对“大萧条”采取什么措施?这种措施的特点和效果如何?
(5)以上材料他们都面临怎样相同的境况而采取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