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
1912年2月,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材料二 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 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 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风潮】
材料二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 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 起了民众"?
【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壮丽篇章】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 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 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的主要内客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材料三 面对满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1904年8月,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的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变为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1)材料一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出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是在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该条约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描述的“维新之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实?该历史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是如何推翻满清政府的?此次革命对中国有何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 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学校开展“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不能成为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①印度民族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玻利瓦尔 ④非洲独立年 ⑤义和团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②④ |
2012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
①武昌起义 ②平型关大捷 ③成立同盟会 ④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文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1)根据材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分期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二、三阶段中任选一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变中国的“不足”作出了哪些努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