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在战争爆发后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这一事件最能说明一战的( )
A.性质 | B.导火线 | C.根本原因 | D.转折点 |
某班以“一战—人类的一次灾难”为主题的合作展示活动。可供学生展示的选择包括
①电影《凡尔登战役》
②中国劳工在欧洲前线的故事
③一战伤亡损失统计
④一战时期人们的日记和书信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湖南常德)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
C.德国——慕尼黑阴谋 |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
D.严重损害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
这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却点燃了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这一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 B.攻占巴士底狱 |
C.珍珠港事件 | D.萨拉热窝事件 |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科索沃战争 |
德国的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他们发动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远征俄罗斯 |
C.南北战争 | D.巴黎公社运动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四张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势的是()
“一战”中,中国在日本的极力怂恿下,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因此战后中国被邀请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这里的“外交失败”是指
A.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
B.中国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
C.中国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主权遭到拒绝 |
D.中国要求同英法美一起平等分享战后成果的提议遭到拒绝 |
看到“绞肉机”“最残酷”“伤亡人数最多”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 B.凡尔登战役 |
C.萨拉托加战役 | D.滑铁卢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组合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 B.三国同盟:英国、日本、俄国 |
C.三国协约:德国、塞尔维亚、意大利 | D.三国协约:英国、法国、美国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滑铁卢之战 |
C.萨拉托加战役 | D.凡尔登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