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酷,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指1916年最残酷的战役(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偷袭珍珠港 |
C.日德兰海战 | D.凡尔登战役 |
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 |
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 |
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
C.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国家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A.英德矛盾不可调和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 |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已制止战争 |
一战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浩劫。它爆发的标志是( )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B.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C.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
D.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激化 |
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在人类历史沧桑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出现反人类的罪恶。下列由德国法西斯造成的惨剧是( )
A.屠杀印第安人 | B.贩卖黑奴 |
C.屠杀犹太人 | D.南京大屠杀 |
一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的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让他们失望了,“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争必将引起革命,革命必然能制止战争 |
B.战争让人变得疯狂 |
C.战争带来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
D.战争能创造一个新世界 |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材料中两个大国是( )
A.英德 | B.法德 | C.俄德 | D.俄奥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
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
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有‘纹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莫斯科保卫战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珍珠港事件 | D.德国闪电袭击波兰 |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段话表明德国( )
A.组成了三国同盟 | B.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
C.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 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
1914年9月15日 |
1917年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生铁 |
16 |
25 |
50 |
15 |
钢 |
16 |
25 |
58 |
16 |
煤 |
346 |
355 |
851 |
340 |
A. 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 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