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B.三国同盟的形成 |
C.三国协约的形成 | D.萨拉热窝事件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对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凡尔登战役 | B.三国同盟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三国协约的形成 |
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 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 )
A.涂油子弹事件 | B.萨拉热窝事件 |
C.波士顿倾茶事件 | D.国会纵火事件 |
某班以“一战—-人类的一次灾难”为主题开展合作展示活动。可供学生展示的有
①电影《凡尔登战役》 ②《滑铁卢战役》
③一战伤亡损失统计 ④一战时期人们的日记和书信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 B.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 |
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持续时间 |
阵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零三个月 |
840万人 |
2100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914年8月,欧洲一家报纸曾这样报道:“……正是这个名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这里“普林曲西普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事件发生在
A.凡尔登 | B.萨拉热窝 |
C.巴黎 | D.索姆河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
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
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有‘纹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莫斯科保卫战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珍珠港事件 | D.德国闪电袭击波兰 |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段话表明德国( )
A.组成了三国同盟 | B.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
C.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 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
1914年9月15日 |
1917年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生铁 |
16 |
25 |
50 |
15 |
钢 |
16 |
25 |
58 |
16 |
煤 |
346 |
355 |
851 |
340 |
A. 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 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