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2)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3)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5)以工代赈对于恢复工业生产作用巨大,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11分)
【智者光芒】
有人将“先秦时期”和“近代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社会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根据提示填写下列人物卡片(4分)
【变革先声】
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在它影响下,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3分)
【正道沧桑】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3)依据材料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历史事件。(2分)
1848年 由空想到科学 |
1871年 由理论到实践 |
1917年 由理想到现实 |
1918年 来到中国 |
|
|
俄国十月革命 |
新文化运动 |
【理论升华】
(4)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社会巨变都是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请指出前两次巨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2分)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主张的是
A.老子 | B.孔子 |
C.墨子 | D.韩非子 |
近来有学者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9月28日)确定为“中国教师节”。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至今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教师节”。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B.主张严酷的法律来约束百姓 |
C.“温故知新” | D.“兼爱”和“非攻” |
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体现孔子“智慧”的是
A.“兼爱”“非攻” | B.“无为而治” |
C.“仁”和“礼” | D.实行“法治” |
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了孔子倡导并实践了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 B.“因材施教” |
C.“仁” | D.“无为而治” |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
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图一 孟子 老子 墨子 图二 但丁
⑴图一、图二分别让你能联想到哪些重大的思想运动?
【政治篇】
图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三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改革篇】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1883年,日本人在东京的鹿鸣馆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⑶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⑷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哪一改革措施?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9分)
【思想篇】
材料一:
图一 庄子 图二 但丁 图三 伏尔泰
(1)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1分)
【政治篇】
材料二:
图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民主政治体制?(3分)
【反思篇】
材料三:雅典规定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城邦的重大事项,诸如战争还是媾和,选举官吏,法庭诉讼都要经过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材料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从材料三中找出体现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依据(1分)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
【薪火相传寻梦路】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
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族复兴追梦路】
(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
民族复兴追梦人 |
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
||
曲折的追梦历程 |
下列梦想各写一点 |
|||
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⑤ |
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⑥ |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
||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材料一:
图一 庄子 图二 但丁 图三 伏尔泰
(1)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
【政治篇】
材料二:
图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民主政治体制?
“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
【薪火相传寻梦路】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
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族复兴追梦路】
(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
民族复兴追梦人 |
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
|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
|
曲折的追梦历程 |
下列梦想各写一点 |
|||
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⑤ |
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⑥ |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
||
在中国古代,仆人见主人习惯称夫人、老爷;大臣见皇帝都要跪拜、作揖。这反映了哪家思想派别的礼仪?
A.墨家 | B.法家 | C.儒家 | D.道家 |
我国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战国 | B.西周 |
C.商朝 | D.夏朝 |
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为国脉之所在,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陈独秀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请举出两例我国古代历史上典型的禁锢思想的重大史实。
材料三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道德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理性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材料中这“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如右图
(3)由图中这篇文章而引发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相互联系?
(4)通过对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说明,你有何感悟?
材料五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