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由中国汉字变形舞动的人,中国的汉字是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汉字是( )
A.刻画符号 | B.甲骨文 | C.金文 | D.大篆 |
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探究: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 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各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步骤二 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哪一工程?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步骤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
B.孟子———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
C.孔子——“仁”,“为政以德” |
D.韩非子——“兼爱”、“非攻” |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用的句子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派别的思想主张( )
A.法家 | B.儒家 | C.道家 | D.墨家 |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图片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
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
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2)材料二中他作为教育家“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
我国的汉字是迄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下列关于秦亡以前文字的演变,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小篆 |
B.甲骨文→金文→隶书→大篆→小篆 |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大篆 |
D.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
初一(2)班的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他们正在探讨百家争鸣的( )
A.结果 | B.作用 |
C.背景 | D.地位 |
近年来,我市的基础教育本着合理配置,就近入学,均衡发展的思路, 让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材料一:
(1)有人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奠基人,请列举一个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
材料二:有一次,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依据材料分析,唐太宗时,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是什么?但这一人才选拔方式到明代以后在形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留学生的派遣,始于1872年官派留美学生,首批120名幼童赴美。中国晚清的第一次留学运动,给中国甚至是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
(3)“中国晚清的第一次留学运动”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几乎同时,邻国日本也向西方派遣了大量留学生,明治政府在教育上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材料四:战后,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为战后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依据材料概括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5)综上所述,联系所处区域的教育现状,请你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