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
(2)说出"甲午一役"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探索民族解放的抗争史。根据所学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依据下面图示内容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分别是哪一次战争?并分别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在中华民族探索民族解放的征途中,出现了两位时代的巨人--孙中山和毛泽东。他们各自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什么伟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三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复杂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还不如)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的主张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材料二:图片材料: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我国关系而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请简要概括日本在这两次战争的发动上有何相同点(举两点)
(3)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提出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做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事件,如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行为说明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宣告我国什么近代化探索运动的失败?
(2)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3)请用一则史实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4)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有人认为中日两国在这一年会因钓鱼岛问题再次开战。中日两国真会爆发战争吗?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并简述理由。
材料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那场战争?今年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多少周年?
(2)"此后半个世纪"日本由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
(3)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哪一内容体现了该条约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请指出该国的名称和成立时间。并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哪一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加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抗击轴心国集团?请用史实指出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的合作各一例。
(4)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材料一反映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材料一中条约签订后的中国局势( )(将字母填入括号内,2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但这一斗争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扶清灭洋”是指哪一次人民斗争?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这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5)结合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惊心泪欲潸,今朝斩浪济沧海】
(1)康熙皇帝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纪念的是谁?
(2)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惨败?
(4)2009年1月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开始在亚丁湾、索马里等海域执行护航。这说明中国海军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民族忠魂风中立,不教胡马度阴山】
(5)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6)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唐朝时,日本有留学生和遣唐史到中国来学习、交流文化;著名高僧也到日本除了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到了近代,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如下图所示),钓鱼岛也就在19世纪末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了去。
材料二: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2013年04月03日,南京推出钓鱼岛史料展,《顺风相送》《使琉球录》两本史籍都是记载了关于钓鱼岛一些相关的内容。81岁志愿者刘国璋动情讲解了从十六世纪以来的中外史料文献解读钓鱼岛的历史,无数的历史文献记载都说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问题一:材料二中提到的“钓鱼岛也就在19世纪末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了去” 与哪一次战争有关(写出图中代码)?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当时促使日本有能力从清政府手中抢走钓鱼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读材料一中的年代尺,代表抗日战争是图中哪一个代码?列举两项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依据材料一,请指出从古代到近代中日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三:材料二中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刘国璋的动情讲解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
问题四: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缓解今天中日关系提出一条有建设性的建议。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请联系资料①、②,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资料③中抗日将士们发出上述誓言的理由。
(3)不止于重温,更需砥砺行。请仿照示例,依据课本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下列事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事 例 |
启 示 |
一名中学生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发现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
①自觉维护正义,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
② | |
③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之痛】l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次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惨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之兴】1954年,这个甲午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甲午之盛】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相比1894年和l954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1954年我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之前的60年里,中国人民取得了哪几次战争的伟大胜利?
(3)你认为,"2014甲午年"中国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4)回顾l20年的历史,中国从"甲午之痛"到"甲午之盛",你有何感想?
材料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大开倒车。2014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日本记者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1.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请分别写出1914年和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 如下图
2.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后,请你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几条忠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甲午战争:救亡图存的起点
近代自美国的佩里利用武力敲开日本的国门之后,日本人得以重新认识世界,对西方文明的拜服,促使其决心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上全面学习西方。……
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让日本“赌博式”的侵华计划得以奏效,沉重的割地、赔款条约成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也成为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此为节点的60年,“驱逐日寇、抵抗侵略”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日本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侵略者后,其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材料二 1954年再逢甲午:走向复兴的开端
1954年甲午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走向复兴的真正开端。
……这部由毛泽东亲自挂帅、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等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的基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法治国的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材料三 2014年又逢甲午:由富到强的节点
2014年又逢甲午年。因为特殊的年份和敏感的钓鱼岛争端,日本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刮骨疗伤”的改革勇气,已经注定了我们的使命任务不能也不会再局限于“战胜日本”。然而,随着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在扩军修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让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日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甲午年,怎样规划好今后60年的建设蓝图,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对日斗争方针和国际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上均摘自孟祥青《三个甲午年 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全面学习西方”是指什么改革?举例说明日本“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部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我国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