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请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19世纪后期 的哪次战争导致了台湾与大陆长达50多年的分离?
材料中提到的“独特的模式”指什么?
这种“独特的模式”除适用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这种“独特的模式”是谁提出来的?
“独特的模式”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展望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会有哪些不利因素?
请你展望一下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写一句美好的祝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5年, 诗人闻一多创作组诗《七子之歌》,讲述了中国“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史实。当时“七地”中的台湾,正“受虐于”哪一“异类” (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荷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美国从清政府手中割占了台湾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年)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匠。”意指敌寇魔爪使美丽的虎丘地区在苏州被迫开埠(注:《马关条约》辟苏州为商埠)后一度成为荒丘的状况。这种惨状是因为下列哪一次战争签订条约造成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州的交通日新月异,某同学做了一个表格,所填信息全部正确无误。

古代苏州
交通基本靠水运,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隋朝大运河中流经今苏州的是江南河。
近代苏州
自《马关条约》签订后,苏州开埠通商,河道里来往的船只频繁,蒸汽轮船已经出现。
现在苏州
轻轨的开通开创了苏州的大城时代,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甲午战争后,一名英国人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在杭州开办一家纺纱厂  B.在香港岛上建一座医院
C.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任外交官 D.乘坐军舰到重庆观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艘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8分)
友谊之船 如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遣唐使”回国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与哪一改革有关?(1分)
(2) 郑和远航和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2分)
冲突之船 如图

(3) 日本从被迫开国到打败北洋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
(4)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革命之船 如图

(5) 图5所示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1分)
(6) 图6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厉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与以下两幅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探究一:以史为鉴
材料一:“(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国虽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什么?(2分)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
2.诗中的“割台湾”与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有关?(2分)这次分离,台湾在何时回到祖国怀抱?(1分)
探究二:他山之石
材料三:“‘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的演说
3.材料三中林肯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最终美国是如何解决此问题的?此问题的解决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读史明智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哪些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是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写照,下列内容属于该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比较,才能认识深刻。比较林则徐、左宗堂、邓世昌三位历史人物,下列哪项认识是正确的

A.他们都是近代民族英雄
B.他们的英雄事迹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
C.他们都收复了边疆
D.他们都为保卫国家主权而牺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日建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