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几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②④⑤③ | D.③④⑤①② |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③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
B.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
C.《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
D.抗日战争后日本归还台湾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是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
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瑷珲条约》 |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C.《瑷珲条约》《辛丑条约》 | 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是那样的惨,条约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辟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可能发生的历史事件,不包含
A.凡尔登战役 | B.南京大屠杀 |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阅读下列选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材料:
材料一:按照《南京条约》,……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
材料二: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三:几个月内,八国联军救出了公使馆人员,帝国朝廷逃离首都。中国再次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和约,其条款包括进一步承认商业特许权和赔款33,300万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一条款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和约名称。日本借助该条约的哪一条款,在北京郊外驻军(注:1937年日本正是凭借驻扎在丰台的军队,将其开拔到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
(4)从材料一、三的内容来看,这两个条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个重要影响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此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也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该条约最能体现这些变化与影响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图是( )战争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 》的情景, 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 B.赔款 | C.开设通商口岸 | D.开设工厂 |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苏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 B.洋务运动中 |
C.甲午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