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探索篇]:
材料一: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1)“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 1分)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有何历史贡献?
[奋斗篇]:
材料二: 1921年7月,在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共一大,后在西部召开了“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大约十五年左右,将有自己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假如你参观博物馆,展板上分为几个板块,请写出“星火燎原”的革命道路、“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抗日峰火”的全面抗战、实现“钢铁工业”的重要举措。
(3)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 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中国找到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你感悟到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是100年中在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图三人物的理论为什么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这三位伟人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从改革家身上了解历史上的改革。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你知道是哪次改革吗?这两次改革使两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折?(2分)
(2)罗斯福的改革被称为“新政”,这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2分)
(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1分)
(4)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国家探索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薄一波同志写给邓小平的一幅挽联。对这八个字,薄老后来解释说:“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他还说: “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小平同志说,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还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依我看,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还会在贫穷和混乱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薄一波与邓小平相知甚深,他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邓小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前无古人的重大贡献。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原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5期)
第一,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富强、民主、统一变成了生动的现实。
⑴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的。这里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指什么事件?
⑵1978年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74岁了。从74岁到93岁,他用了20年的时间带领中国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改变了13亿人的生活和命运。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
有人说,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其实,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破题的。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四,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⑷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你认为这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历史】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召开了哪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3)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请举出在祖国统一方面的一个事例,并简述其意义。
(4)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与爱国性,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他们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材料三: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经胡耀邦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也促进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场会议的召开。
材料四:斯大林说:……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它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二所说的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局限性。
(3)材料三所说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斯大林所说的“圣经”和“福音书”指的是什么?它发表后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隆重召开,为今年10月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通过历次各种会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而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和发展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

时间
提示语(内容)
会议名称
1921年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45年
通过新党章,规定 ② 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
1949年
制定并通过 ③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届政协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大
1978年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2)中国和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各自都对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

探索历程
探索的主要内容
革命道路
苏联(俄):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中国:发动 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 ⑦ 的正确革命道路。
经济建设道路
苏联(俄):1921年,实行 ⑧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0年代后期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中国:通过 ⑨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五大首次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之后日本的改革中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3)材料三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
——《土地法令》
材料三 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提示:该方案触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二法律文件的内容判断颁布此文件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3)材料三图中从A到B的曲线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举一例即可)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古代篇】(1)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哪一位帝王“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近代篇】(2)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孙中山是如何关注“民生”的?
【现代篇】(3)新中国和苏俄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感悟篇】(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如图,从“1908年”到“1912年”,老百姓在中国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在这条方针里面:“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
⑵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中省略部分所提的“敌人”主要指谁?
材料三 刘少奇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作了若干说明,对宪法草案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就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
⑶材料中的“大会”是指哪一次会议?在此会议之前颁布的《共同纲领》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自《十二五规划》
⑷我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开始?
⑸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