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成长壮大,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学习了这些课文后,历史老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组织了一次活动研讨,请你共同参与。
(1)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爱国运动的主力和中心发生过怎样的转变?
(2)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力量还比较弱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这个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条件下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书写激情,在白色恐怖和多次挫折中成长、壮大,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任两点即可)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两次重大挫折,是哪两次?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努力克服上述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的?(任三点即可)
(4)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阅读材料
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一所学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别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阅读后请回答:
(1)这所学校是什么学校?
(2)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抱负。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兴,清朝灭;总统兴,皇帝灭;……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模仿材料一体例续写这场革命在其它方面还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革命为什么尚未成功?
(3)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密切的合作者。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