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其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
材料三 :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
——《送灵后之感想》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用来指导革命的什么思想?从图中你可以发现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为完成“北伐之目的”,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他创办哪所军校?
(3)材料三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 请你举出一例他的革命事迹来证明他值得人民这么做?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哪些革命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恰逢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黄埔军校成立、红军长征开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南方视察深圳特区等。为纪念这些历史事件,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课外学史活动,收集了一些材料,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片指出黄埔军校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任黄埔军校校长是谁?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咏读材料二《七律·长征》,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哪些长征精神?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方式。
(4)材料四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与深圳同时开放的位于福建省的特区是哪一城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是指什么?
(3)为完成革命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4)参观该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的近代史后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和前途。“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握手两度分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2005年4月和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连战说:“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
(1)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 “两度握手”即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怎样的成就?
(2)“两度分手”指两次分裂,分别导致怎样的后果?
(3)连战说这次聚会是“六十年来头一次”,六十年前国共的聚会具体指什么事件?今天国共两党可以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第三次合作?
(4)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事件:                        
结果:                                                           
(2)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为中华民族带来福祉,是哪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第一次:                     。结果:                        
第二次:                     。结果: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事件,比较两则材料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说说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演讲中说:“中国人民经过逾百年前赴后继的不屈抗争,付出几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同于历次农民起义领袖。他不仅领导了反封建的斗争, 而且领导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毛泽东在阅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后批注)“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如现今之英、日诸国……”
——毛胜《毛泽东读梁启超:从尊崇效仿到批判扬弃》
材料三: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
——中国新闻网《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的名字和太平天国都城的名称。
(2)说出材料二中毛泽东评价的历史事件。指出该事件失败的标志事件。
(3)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寻求到的“中国的出路”是什么?实践这条出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孙中山时期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4)列举全面抗战开始和最终结束的标志事件。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5)习主席说“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列举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的标志事件。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的历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分合合。请结合下列不同主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具体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其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 “举国一致”实现后,国共两党建立起抗日组织的名称叫什么?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有何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
合作
北伐
战争
1924----
1927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A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同的反帝反封的任务
第一次
分裂
土地
革命
1927----
1937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
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
第二次
合作
抗日
战争
1937----
1945
——
B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
分裂
解放
战争
1946----
1949
1946年进攻
中原解放区
——
推翻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蒋介石独裁发动内战

 
【团结合作】
(1)结合上面的表格指出A、B两条战线的名称。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3)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时期,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列举国共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面向未来】
(6)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国共两党两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政治互信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历史上国共两党几度携手、几度恩怨,令人深思。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摘自八年级《历史》上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认为应该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2)与材料一相比,中共二大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谁?“共产党认为应该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请以20世纪20年代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史实说明。
材料三: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这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材料四: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是国共双方之间的哪场战争中的情景?三幅图片表明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借鉴过去,联系现实,展望未来,你对两党两岸关系有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9)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明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活动:

请回答:
(1)图片A、B、C反映了的战争(或事件)及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2)从图片A、B、C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知道明明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