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秦汉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大大促进了中外文明的相互交融。这个时期,中外文明交流陆路大通道的名称叫什么?哪一宗教传播到中国?
(2)在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该变法内容中,直接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文明交流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请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阶段时间,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愈演愈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没有任何交涉的余地,不会向中方妥协,也不会轻易放弃向钓鱼岛派出公务人员的承诺。对此,中方强硬表态毫不退让,中国的海监船公务船不断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执法,中国的公务飞机也开始进入相关的领域,海空立体巡航钓岛强硬捍卫主权。
材料二:在近代,亚洲的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民族危机和工业文明的大潮,都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但结果截然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和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与近代的哪次战争有关?此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具体条款与目前的中日岛争有密切的联系?
(2)近代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民族危机,分别被谁首先打开“大门”?
(3)中国和日本的改良运动分别是什么?
(4)上述改良运动的结果有何不同?
1898年9月)谭嗣同的许多日本朋友苦苦劝说谭嗣同东渡日本,以躲避慈禧太后的搜捕,谭嗣同不听。谭嗣同说:“世界各国的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现在中国没有听说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就是国家之所以不强盛的原因。如果有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谭嗣同开始。”谭嗣同最终没有到日本避难,所以遭了杀身之祸。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的《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
请回答:(1)谭嗣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运动?
(2)有人说,谭嗣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真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也太傻了。你怎样看待谭嗣同的选择?
某校历史爱好者协会决定分小组研究“湖南人与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湖南籍的历史人物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曾国藩(湖南娄底人)、左宗棠(湖南湘阴人)
第二小组: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第三小组:黄兴(湖南长沙人)
第四小组: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彭德怀(湖南湘潭人)、贺龙(湖南桑植人)、罗荣桓(湖南衡阳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0分)
(1)第一小组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第二小组的历史人物参与了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3)第三小组的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场革命爆发的重大背景是什么?
(4)1921年至1949年,以第四小组的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场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请你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和成功的标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今年建校115周年。一个多世纪来,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大学刚建校时的名字是什么?它是哪一运动的产物?
(2)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请你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北京大学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综观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图说历史。(共1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这幅浮雕反映的历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1839年6月,领导这一爱国斗争的是___________。
(2)图二是___________遗址图,是发生在___________,被______ 联军焚毁,此时,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的人物分别是__ _和______;他们都是_____派别的代表人物,领导了_______运动,他们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
阅读下列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读了这句话后史明同学认为这三个人虽作出的选择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你认为史明同学的观点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辩论会(一)
戊戌变法前,顽固派与维新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假如请你参加到维新派一方辩论的话,面对顽固派的进攻,你应如何应战?(维新派的观点是: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今日(中国)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摘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2月10日)
梁启超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运动?
请模仿梁启超的“少年……则国……”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谈谈你对梁启超这段话的理解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题写在监狱墙壁上的两句诗。读后请回答:
诗中的“去留”是指什么?
为什么“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表现了谭嗣同什么样的精神?
阅读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什么?
1901年,王五听到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非常气愤,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比如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就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