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一书写道: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8 分)

类别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器物层面
 
李鸿章等
制度层面
 
康有为等
辛亥革命
 
观念层面
 
陈独秀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二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你一起参加。
(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
(2)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见下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

(3)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呐喊。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
材料四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并分析推动这种努力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4)根据材料四,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参会的亚非国家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的功绩还有?
(2)材料二提到的“自强运动”中,创办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
(3)材料三中的“革命成功”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根据材料五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6)以上几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了西方,给予了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些方面的内容?(请概括)
(2)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一次与明治维新性质相同的改革,名称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今天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李鸿章反思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运动的主张是什么?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运动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属于哪一派别?他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领导这场“革命”的政党是哪一政党?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请你分别说说理由。
(4)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得是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此,维新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改革运动。
错误:                                                                    
理由: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错误:                                                                    
理由: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
错误:                                                                   
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3)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现状,光绪帝和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4)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目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三: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分期
相关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根据提示填写材料一空格。
(2)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3)根据提示填写材料三的三个空格。
(4)根据材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他到过香港、上海,看到那里的繁荣,很受刺激,认为还是西方的制度好。他大量阅读西方书籍,深感“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从此,他开始了倡导维新变法的政治活动。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
(2)有人认为材料一中的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所以没有什么历史意义。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请列举材料二中所反映事件的主要代表人物(至少2位)。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反映的事件,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白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材料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
(4)纵观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什么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翁同、军机大臣荣禄等。问话一开始,荣禄就气势汹汹地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哪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被驳斥得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请回答:
(1)你能说出戊戌变法之前“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的史实吗?请举出两例。
(2)康有为代表了哪一派的思想?
(3)在“祖宗之法”没有变之前,康有为做了哪些工作?举两例。
(4)“祖宗之法”变了以后,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5)通过康有为等人的遭遇,你有何感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运动”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1中该运动的开始标志事件是什么?图2中“革命纲领”是指哪一次革命运动纲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这场运动后期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5)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并主张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3)谁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领导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