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延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洋务运动 | D.五四运动 |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 )
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
B.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D.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
下列各项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的是( )
A. | 欲自强,必先致富 |
B.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C. | 科学与人权并重 |
D.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 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9世纪末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政变声中短命而败。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各省建新式学堂 | B.创办京师大学堂 |
C.派遣留学生 | D.废除科举制度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 |
C.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 D.建设近代化企业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
A.培养人才 | B.开办学校 |
C.废除科举 | D.改变政治制度 |
比较与归纳,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发生在19世纪 |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
C.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
“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中的“那群举子”的举动是( )
A.颁布《定国是诏》 | B.成立保国会 |
C.公车上书 | D.创办《中外纪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