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唐太宗告诫太子:“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是开明君主 B.有敢于纳谏的魏征
C.目睹隋亡的教训 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如下表。

人物
具体做法
结 果
秦始皇
徭役繁多、赋税沉重、严刑酷法。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最终秦朝至二世而亡。
汉文帝
汉景帝
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约,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继续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隋炀帝
大兴土木,滥征徭役、兵役,挥霍浪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统治。
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重视农业、虚心纳谏、善于用人。
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材料二: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1)在材料一中            和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说,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有人说,秦、汉与隋、唐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根据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
(4) 举两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630),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携带)粮,民物蕃息,……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贞观时间所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得到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景象?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评价女皇武则天的统治。她提拔了哪两位名臣被唐玄宗所用?
(3)“开元”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根据材料三归纳“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不能照搬材料,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2分)
人才选拔: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2)依据材料及所掌握的知识归纳出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技术创新:
(3)材料中精美的画面,选自哪一经卷?此经卷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2分)

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娶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娶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4)吐蕃人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她对吐蕃有什么贡献?(5分)
中外交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曾昱、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5)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                   
①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
③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
④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
⑤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题有两处错误,请在写出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开元年间,书生李某游览长安,在瓦舍勾栏里欣赏了精彩的舞蹈和杂技后,对当朝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大加赞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遣唐使来唐学习。
③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富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