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判断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皇帝
主要治国措施
主要政绩
秦始皇
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武帝
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择“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请选择“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择“C”
1.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
3.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 )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
5.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初衷是什么?
(2)举出西汉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事例(战和各举一例)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1)与图(2)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根据图(1)请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图(2)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请举例予以说明。
(3)你知道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吗?她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一身归溯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刻在她墓碑上的一首诗。你知道“卫霍”指的是什么人吗?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识图答题:

(3)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4)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
材料四完成下列表格
(5)

人物
代表作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①______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杜甫
三吏、三别
②________
张择端
③___________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曹雪芹
④___________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6)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来源:2014届山东禹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料
推论
正确与否
(1)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材料中的言论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玄宗
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时代。

(3)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4)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马关条约》
材料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5)
“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
——达尔文
否定了神学创世说,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表明的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来源:2014届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4月一检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于哪个朝代?
(2)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政治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2014年3月,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受到国内外舆论的谴责。新疆早在什么时候就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4)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英雄事迹两例
(5)近年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你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应当怎样处理民族关系?

来源:2014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老师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专题活动学案,请你跟他一起完成吧。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定义。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百度百科
(二)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历代实践:
(1)建立于秦朝:

(2)巩固于西汉

(3)完善于隋唐

(4)强化于明清

(三)评价
(5)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评价这一制度的利弊。

来源:2014届江苏兴化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史记》
(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
(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

来源:2013-2014年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汉武帝的有关问题。
(1)向汉武帝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谁?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姓名。”(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引言)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他的国号”成为哪个民族的“姓名”?
(4)试分析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把“秦(始)皇汉武(帝)”并称的理由(提示: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分划自己的封地给子弟 , 建立小侯国的目的是()

A.恩赐亲戚 B.树立皇帝权威
C.巩固统一 D.加强中央集权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山代有人才出。下列人物或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正确的一项的是( )

A.孟子-孔子-董仲舒-朱元璋
B.汉武帝-汉高祖-曹操-唐太宗
C.商鞅-岳飞-杨广-刘备
D.武王伐纣-统一度量衡-颁布推恩令-澶渊之盟
来源:2014届广东深圳市石岩公学九年级3月质检历史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 B.乾隆帝
C.唐太宗 D.汉武帝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一一《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相同目的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