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识读战国形势图:(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2)上联体现了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3)这幅对联中包含着哪两个成语?
(4)仔细品味这幅对联,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七雄:(见下图)(共9分)

问题一:A是      国,B是        
问题二:列举战国时期著名战争两例?
问题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作用?
问题四:战国初年晋国被哪三国瓜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4)从齐桓公称霸事件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3)在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3)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4)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 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⑴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⑵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哪一次战役?
⑶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一:两幅图片分别是那一历史时期的形势图?两个历史时期都属于我国哪一古代王朝?
问题二:这一时期的兼并和争霸战争频繁,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谁?请你根据所学写出他能够称霸的原因?2-1-c-n-j-y
问题三:材料二中的“孝公”是指哪国的国君?卫鞅又是指谁
问题四:在卫鞅推行的变法中,如果你是一个农民,你最欢迎哪一变法内容?卫鞅的变法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问题五: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地图,写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战争名称?(写出两个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的“卫鞅”是谁?他为了说服“孝公”引用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
(3)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通过管仲相桓公的结果以及卫鞅变法后秦国的变化,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请回答:
(1)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2)写出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进行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个诸侯国?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请列举两位。
(5)写出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名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王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回答:
1.此材料讲述的是何人?与历史上的哪一成语有关?
2.经过努力后,此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问题三: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问题四: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的编号顺序填写春秋五霸的名称:
       ;②      ;③      ;④        ;⑤     
(2)图中葵丘、城濮两地发生的事情分别成就了谁的霸业?
(3)结合史实,谈一谈你对春秋争霸战争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战国七雄中下列方位的国家名称。
最东边: ___________最西边:__________最南边:__________最北边:__________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变法。材料二中的“变法”是指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隘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3)材料三中的“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材料三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