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和相对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现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格局不断变化、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大事件 |
影响 |
①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工业革命 |
西方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
巴黎和会和②的召开 |
③ |
④ |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 |
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
⑤ |
当今世界格局遭受挑战 |
(2)当今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2分)
(4)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将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曾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走进近代以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惨败,终于逐渐认识到诸事皆不如人。痛定思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近代探索之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主张。请注意答案呈现的条理性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经历了三次变化变化?请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仔细观察下图,说说导致两大军事集团较量的根源是( )
A.塞尔维亚青年枪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裴迪南夫妇。 |
B.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巴尔干地区。 |
C.德国妄想一统欧洲,再现昔日日耳曼人的辉煌时代。 |
D.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1分)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最典型的两例。(2分)
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试举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二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成“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86年其成员国扩大到12个。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加到15个,2004年进一步增至25个。2007年它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传染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二,图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请你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2010年世博会已在在中国成功举办,其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如下图)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彰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源于哪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A.文艺复兴 | B.大化改新 |
C.启蒙运动 | D.马克思主义诞生 |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迎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收集整理。
(1)收集、整理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和方法,请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类别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开始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下半叶 |
|
标志 |
|
|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
主要发明成就 |
|
汽车、飞机、电灯等 |
|
核心国家 |
|
美国 |
美国 |
核心国的主要条件 |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
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经济实力大增,政局稳定 |
革命后核心国地位 |
“世界工厂” |
|
超级大国 |
结论 |
步骤二:对比分析: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2)对比分析是历史学习的又一方法。材料中,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凭借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 2分)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分)主要起草人是谁?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中,你有什么认识?
辨析题(题目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错误,并说出理由, 6分)
1800年1月,美国商人乔治乘坐汽船前往英国洽谈业务,来到宴会大厅前的广场,看到那里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是国王查理一世。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下列法国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 ④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⑤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②③④⑤① | B.①②④⑤③ |
C.②④③①⑤ | D.②①④③⑤ |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4)
(4)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两例。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材料分析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