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悠悠古瓯地,浓浓碧水情.温州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如今却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压力。为重现山水相融。城水相依"的水乡风貌,全市上下正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政府的举措】"五水共治,治污先行"。2013年,我市共排查出684条黑臭河、垃圾河,这些河流已失去原有的使用功能,周围百姓深受其害.为此,市政府痛下决心,关停沿河污染企业,并投入巨责对黑臭河进行综合治理.
(1)市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
【企业的行动】我市海水资源丰富,温州某发电厂积极探索海水淡化工程,开辟了工业用水新来源。为实现水费源重复利用,温州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区域污水回用系统工程,污水经过处理后可广泛用于建筑、农业、城市景现等镊域。
(2)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了我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些新举措?
【我们的责任】温大城市学院环保志愿者连续两年利用假期时间,采集了省内90条主要河流的水样,并根据检测蛄果绘制了我省民间版水质地图,助推"五水共治"。此举得到了人们的赞赏。
(3)简要说明人们赞赏这些环保志愿者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龙的传人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24日与“天宫一号”成功手动对接,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除了材料中体现的载人航天精神外,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精神还有哪些具体体现?答出两方面即可。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青少年应该怎样报效祖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秋9月是我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直面文化】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该民族的宝藏,发掘和传承这座宝藏,靠的是文化。
(1)请你列出一例你所喜爱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并说说你所喜欢的理由。
【我思我悟】
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三组关于民族精神的名人警句。
①“尚统一”、“和为贵”;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男儿当自强”;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上述三组名言警句分别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什么内容?
【学以致用】
(3)有同学说: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今天这新的时代已没有必要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积极参与】
为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泰兴市委宣传部、 泰兴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发文,决定从2013年8月到2013年12月在全市深入开展“做谦恭有礼的泰兴人”主题活动。
(4)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5)谦恭有礼,从我做起。请你从“言”和“行”两个角度,说说你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做一个谦恭有礼的泰兴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上,“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一连串平凡而响亮的名字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他们共同演绎了“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的真谛。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则短评。
【关键词】  责任   奉献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观点正确,语言流畅,富有逻辑;
(3)字数200--300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期,从京津冀到东三省,雾霾锁城的噩梦接连上演,停课停产、免费公交、弹性上班••••••
材料二:国务院9月12日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有人对此赋诗一首:
投入巨资治雾霾,好事背后藏悲哀。
发展质量被忽视,增长速度受崇拜。
青山绿水日益少,酸雨灰霾经常来。
先污后治最失策,经济转型要加快。
(1)从这首诗中你领悟了哪些道理?
(2)雾霾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你觉得老百姓为此可以做些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08年6月1日实施“限塑令”至今,已走过了4个年头。实行“限塑令”的效果如何呢?某中学某学习小组来到A社区进行调查。
调查1 :  A社区居民近四年来使用环保袋和一次性塑料袋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见下图  

调查2: 该小组对A社区部分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题目
调查结果
有(知道)
没有(不知道)

你知道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危害性吗?
90.29%
9.76%

你家使用塑料购物吗?
80.90%
19.10%

你家有使用过可降解塑料袋吗?
9.76%
92.24%

你家对每个月塑料袋使用有没有控制?
11.89%
88.11%

 
注:一次性塑料袋一般都是采取焚烧和掩埋的方法处理,对生态环境危害性极大。
(1)调查1、2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从调查2中看出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针对以上调查所反映的问题,请提出相应的对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小康水平已达到,艰苦奋斗没必要。
乙:全面小康目标好,改善民生不可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辨析:在我们身边,“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从饭店清出的垃圾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吃过的馒头、整条的鱼……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粮食就高达8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浪费之风务必狠刹!”2013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产生过程示意简图

材料二:2013年3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材料三:2013年的全国“两会”,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根据材料一,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所处的地位。
材料二反映了全国人大履行了哪些职权?
材料三中的民众行使了哪一政治权利?除网络途径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
民生大于天,件件总关情!请列举你或你身边的人希望人大代表解决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奔跑女孩”路玉婷,父亲离家出走后,她就和母亲以及外婆三人相依为命。她很小就独自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五岁开始就能帮妈妈煮饭、拌菜,甚至洗衣服。2011年,母亲因尿毒症昏迷住院,全家失去收入来源。为了维持家用,玉婷开始一边上学,一边替妈妈送机票赚钱。哪怕再累,玉婷也从未停歇,为了兼顾学业和妈妈,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她每天像打仗一样来回奔跑。她每个月送票,只有一千多块的收入,应付一家人的开销根本不够,所以买米买菜,每一分钱,她都会精打细算。有一些同学和爱心人士说要资助她,但她总是婉言拒绝,她说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不需要接受。 母亲去世后,她又接过了照顾外婆的重担,如今上高中的她,成绩并未因为繁重的家庭负担而下降,反而越来越好。路玉婷的事迹一经传送,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人。

为什么路玉婷能感动身边无数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庆长假,九年级学生小天一家人在爷爷家吃饭,叔叔说:“都是国家的政策好,我自己办的工厂今年又扩大规模了。”小姨说:“都是改革惹的祸,让我们原来的企业倒闭了。”爸爸说:“改革很好呀,使我们的企业焕发了生机,我现在收入比原来多了不少。”妈妈说:“我不管你们那么多,只要能挣钱,就是好样的。”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上述情景材料中人们的言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 3年辽宁省高考文 科状元刘丁宁,选择从港大休学进入原高中复读,她坦言,选择港大是听从了家长和老师的建议,而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对此,有同学认为: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填报升学志愿,一定是最佳选择。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搬迁,事关国家建设发展大局,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兼顾公共利益和被征收人个人利益,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以公平公正的立场促进和谐搬迁......经过3年多时间的反复调研,40多次座谈会,2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律办分别征集意见65601条和37898条。10万条意见建议承载的不但是“开门立法”的诚意,更是对制度进步的渴求。从征收决定到征收补偿,从公共利益界定到征收补偿,从公共利益界定到取消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5章35条4000多字的条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机关的房屋征收行为,加大了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1)《条例》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说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2)材料说明了什么?(至少体现两方面的内容)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参政议政的公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5年,广东省援藏工作正式启动。18年来,广东先后派出218名援藏干部,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9亿元,推动林芝地区成为西藏全区科学发展排头兵。18万林芝人民,亲眼见证了广东援藏干部的大爱与奉献,也见证了自身的巨变。
材料二:广东第六批援藏资金11.75亿元中,直接和间接投入民生领域的有11.3亿元,占资金总量的96%。这些资金主要用在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上。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把绝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民生领域?
(3)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我国多地雾霾笼罩》的消息,介绍了各地情况,包括:“河北大部连续重度污染,”“北京城区PM2.5指数全超标”,“中东部地区连续发布大雾预警”等,接着是环保部门的行动,对PM2.5危害的解释,以及专家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解释。最后引用编者的话来说: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
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说明了什么?
(2)近年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你举出两例来。
(3)“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我们青少年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