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据《重庆晚报》报道:今年16岁的小刚,父母在外地打工,一直和外婆相依为命,去年2月份,为找点零花钱,他经常给过往的一些小同学要钱;后来,发展到他与朋友一起实施抢劫,被判处缓刑,随后成为南纪门街道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与小刚一起在南纪门街道接受社区矫正的5名未成年人,得到了陈律师赠送的学习用品和压岁钱。重庆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重庆市共有60个乡镇、社区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无一人脱管和重新犯罪。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材料中小刚的行为进行分析。
(2)材料中的小刚从找点零花钱到参与抢劫,这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福建农林大学,有这样的一个集体,他们“立志读尽人间书”,他们是一个充满着温馨和谐气氛的集体,他们追求的是“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的互帮互助,他们崇尚“以律人之心律己,以宽己之心宽人”的待人之道,他们有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福建农林大学09生物技术(1)班。
(1)“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请你从个人与集体的角度说明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2)“他们有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对我们建设班集体有什么启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著名的体操教练到业余体校去选拔队员,他觉得那里的孩子身体条件都很好,在技术上也各有特长,实在是难分上下。于是,他当即要求孩子们排成一排,靠墙倒立。而那位教练却躲到一边,悄悄观察这些孩子们的反应。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 最后,这个教练终于选择了几个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做他的队员。
你认为这位教练选拔队员时,重点关注了队员的什么素质?为什么要关注这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人故事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一一!”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裸露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唯一的幸存者!
此故事带给你心灵最大的震撼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下面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前进的征途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1)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现实依据有哪些?
(3)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这要求我们现在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珊珊上初三了,在新学期遇到了两件倒霉的事:
1.参加班干部竞选,自以为很有希望,结果却意外落选
2.期中考试前做了认真准备,原以为能考好,但结果仍不理想。“怎么倒霉的总是我”珊珊很沮丧,甚至有点自暴自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何看待“倒霉的总是我”这句话?
(2)请你给珊珊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影片以检察官韩明为缩影展现了当代检察官为人民服务,忠诚履职的铁纪担当。电影中涉及到的如正当防卫、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各种社会问题,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老百姓绝望的,不只是黑恶势力。”“法律,是让坏人作恶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根据材料,运用教材观点,请你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提供依据。

来源: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更新:2024-1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与法律无关。
请你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沈阳卷)】材料: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全国两会提出“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成为两会的热词。(共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关注民生 共圆中国梦】
材料一: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人们最朴素的人生愿望,也是传统文化中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理想虽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物价这么高,70块钱的养老金只能当零花钱”,“物价连连上涨,每月一两千元的企业养老金得紧着用”。
材料二:漫画《全国富了才算富》

材料三:“中国梦”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奋斗目标,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用一句通常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要把这个目标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继续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正处于什么阶段?
(2)要解决材料一体现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努力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个总任务是什么?
(3)材料二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4)材料三中伟大的“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新闻,回答问题。
【春城简讯】
①长春市取缔了35家非法“黑驾校”
②长春“两横三纵”正式开放交通   
③长春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年庆典
(1)简讯①体现了我市在坚持哪项基本方略?其核心是什么?
(2)透过这组简讯能看出我市在发展中关注哪些指标的发展?
【国内新闻】
要闻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拟投入1.75万亿治理雾霾天。
要闻二:环保部门要求在预测出现重污染天气时,采取企业停产、机动车限行、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
(3)两则要闻共同说明了什么?
(4)针对要闻二中的措施,公民个人可以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11日上海闵行区一路口孙某驾驶一辆红色宝马车不听民警劝阻突然提速强行由直行车道进入左拐弯车道,并将民警拖行数米后脑部着地,民警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目前司机孙某已投案。据孙某交代,当天他是着急去看朋友,他认为民警劝阻他的违规行为是故意刁难他,结果油门踩大了闯了祸。
(1)孙某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违反的是什么法律?相应的他应承担什么类别的法律责任?
(2)从这个案例中你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至少4个角度,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在获奖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使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1)莫言母亲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从老人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一种什么优良品质?
(2)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上述优良品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放学路上,有位同学看到及各种学生模样的人走进一家网吧,他也要跟着去,同伴批评他,他不服气的说:“又不是我带头的,况且别人能进,为什么我不能进?”
就该同学的言行选择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其改变主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