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2010年5月19日,某市“倡导绿色生活·培养低碳一族”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启动。
材料二: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中国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他们追求的是“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低碳”一样流行起来的还有“乐活”,它是英文LOHAS的音译,指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
(2)提倡“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3)面对流行的“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你准备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甲、张乙系同村村民,某日,张乙在兴化某论坛上发表有关李甲的贴子,内容为实名举报李甲在该村多次利用不法手段骗取补贴、扰乱选举秩序、拉拢腐蚀干部等行为,且文笔刁钻,并给李甲起了不雅外号。此贴引发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跟贴,给李甲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影响了其正常生活。李甲便找到张乙理论,要求其立即删贴,但张乙不予理睬,两人因此发生争执,经当地派出所调解未果,李甲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张乙立即删贴,并赔偿其精神损害费5000元。
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张乙立即删除在该论坛上所发的诽谤李甲的贴子,并就此事向李甲赔礼道歉,在该论坛上刊登道歉文章。另外,张乙赔偿李甲精神抚慰金800元。
(1)张乙侵犯了李甲的什么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经意间,青春期向我们走来,在这一阶段,我们的身体、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七年级某班的同学想创建一个关于青春期的网页,请你帮他们完善网页内容。
(1)请你为网页设计一条标语:     
(2)板块一:奇妙的变化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方面。(3分)

 
(3)板块二:青春的烦恼

★照镜子:想一想,你有哪些青春期的烦恼:        。(3分)
★小窍门:当你内心充满矛盾时,解决的办法有:       。(4分)

 
(4)板块三:青春的目标

★青春期,我的奋斗目标是:     。(3分)

 
(5)板块四:青春的祝福

★请你用几句简短的话祝福青春:            。(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全国城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互联网上,网民展开公民道德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为公民道德建设献计献策,形成了人人为公、人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的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以“提升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举办一次主题班会。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分成了几个活动小组,现在请你积极参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1)宣传组: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评论组:运用学过的观点谈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3)调查组:调查整理身边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
(4)建议组: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可行的建议。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春暖花开,风和日丽,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
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分)
(3)请选取你所列举的其中一个“微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有我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如爱国、诚信、友善等,也包含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如自由、平等、法治等。我们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引进,另一方面始终要立足本土国情,立足民族传统的“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1)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请回答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民族文化是民族传统的“根”,依据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侵权责任法规定:利用网络搜索和披露他人隐私的侵权行为,将会承担法律责任。请你谈谈禁止非法“人肉搜索”的理由。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初二学生小李主动联系同小区的几位同学,利用假期到社区垃圾站分拣,回收有用的生活垃圾。他们说:尽管这样做,有些脏和累,比较艰苦,但能为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尽一份力是应该的。也有少数居民认为,如何保护环境,处理废弃物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本题1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期天上午,中学生小李与妈妈一起上街,在百货大楼前遇见了老邻居张大妈。张大妈拉着小李的手笑哈哈地说:“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你体重有多少?”“身高多少?”“在班上考第几名?”……小李笑而不答。下午,小李与妈妈去银行取钱,小李提示妈妈应该站在一米线外排队。
从法律角度看,小李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同时,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2012年11月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陈列展览,习书记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九年级某班同学通过看新闻联播了解到这些信息,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帮助解决部分同学的问题。
(1)同学甲问:材料一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
(2)同学乙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是什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针对漫画中母亲的做法,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我家乡: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住房宽敞心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式样,休闲娱乐促健康”来描述身边的变化。
(1)[理性思考]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请说出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出谋划策]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你为自己所在家乡又好又快的发展出谋划策。(至少提4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海南省PM2.5年平均浓度变化图(数据来源:《海南日报》2022年4月8日,《今日海南》2021年10月刊)

(注:PM2.5是指肉眼看不见、漂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海南省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制(修)订多项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谋划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海南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做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

(2)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请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实践经验?

来源:2022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更新:2023-03-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日,部分省市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在高考加分项目中,体育、奥赛等项大幅度缩减,“见义勇为”成为新增加分项,最高可加20分。这一格外抢眼的高考新政,不仅是对考生“见义勇为”行为的政策认可,也是对当下道德滑坡、正义淡漠现象的制度“挽救”,更是对考生一种最实惠的倡导和鼓励。
材料二: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死亡或者致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子女在入公办幼儿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在农村寄宿学校就读的,纳入国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范围;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给予适当降分录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以上人员统筹纳入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各级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应当对以上人员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和省属及以下高等学校免收以上人员就读期间的学费。
(1)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谈谈你对高考中“见义勇为”加分的看法。
(3)你觉得“见义勇为”立法有哪些重要意义?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注: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考察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