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经历了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一系列事件,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动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为遭遇地震灾害的海地、日本等国提供紧急援助;在利比亚内乱中,中国政府高效的撤侨行动受到各国称赞;在国际上中国的主张和举措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案。
材料二:北京2015年12月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昨天起,京城再次遭遇雾霾天气。北京市教委启动应急预案,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雾霾的产生,虽然有天气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原因。雾霾的肆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请问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国人能够交出“满意的答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个原因。
(3)曾经的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的我们面临着困境,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要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获得的信息,让我们共同参与探究与实践。
【感悟中华美德】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下图),危险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她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这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还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护士姐万永平、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这些最美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

(1)从这些“最美人物”身上,你感受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文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下图),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听到这一消息,全中国沸腾了……

(2)你认为九(1)班同学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这一信息?(至少两种途径,)听到这一消息你的感想是什么?
【弘扬民族精神】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近年来,日本不断对钓鱼岛采取单方面举措,特别是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这不但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和挑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见下图)

(3)捍卫钓鱼岛主权,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为捍卫钓鱼岛主权做了些什么?(不少于两个方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行包括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据悉,你校学生会和团委正在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抗战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写出能反映抗战精神基本内涵的关键词。(写出四个即可)
(2)请你谈谈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有何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营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收集市七届人大三四次会议信息,为学习会议精神,开展了为“实现东营大发展大跨越、青春勇担当”系列活动,号召全校同学参与进来。
材料一:2015年3月18日在东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积极倡导节俭办会之风,会场没有鲜花、地毯的装扮,照明灯光也只开启了大约三分之一。会期分别由原来的同为四天缩减为两天和两天半。
(1)【我探究】今年东营“两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了什么?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总值达比上年增长9%,进出口总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率控制在3%以内,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2)【我分析】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市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
赵豪志在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关措施时指出:惠民生,群众得到更多福祉。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新增省级创业服务园区3个,胜利大学生创业园投入运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0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6元、增长11.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建立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1万套。……这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真金白银,让百姓心中十分踏实。’
(3)【我思考】材料中“这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一日三餐,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要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4)【我行动】作为东营市的小主人,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响应号召,为推动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我们一起回顾盛况,展望未来。
【中国自信】胜利日阅兵中,有“跑得最快”的主战坦克—99A式主战坦克;有“走向深蓝”的排头兵—歼-15舰战斗机;有“一树之高的超低空杀手”—武装直升机;有“察打一体”的多面手—无人攻击机……这是展阅我国国威、军威的重要形式,是“中国自信”的一次升级。
(1)请你谈谈“中国自信”的由来。
【中国精神】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008年抗击汶川地震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请再列举两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并指出这些精神的共同内涵。
【中国梦想】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展示中国的形象并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情开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让我们再次温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现“少年梦想”与“中国梦想的”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9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1)英雄精神是什么精神的表现?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请谈谈我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现实意义。
(3)你认为新时期怎样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国情,构建和谐】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地震灾害,全国人民的心与灾区群众紧紧联在一起,为了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真情相助。
5月19日,某民政局抗震救灾接收中心来了一位年约25岁的青年,他腿脚一瘸一拐,双手却虔诚的捧着200元现金,言辞含糊不清,神态却异常坚定地请求工作人员帮他把这200元捐往四川灾区。接收工作人员和蔼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你自己生活都困难,还是回去和父母商量后再来吧。”“我叫彭诚云,我要捐,我一定要捐!!!”100元,200元,钱虽然不多 ,可是却 真切的代表着对受灾群众的关心与支持,他们不顾自身困难,捧着可能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却没有丝毫舍不得!
(1)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2)材料中的哪些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产生这些弱势群体的原因是什么?
(3)读了以上报道,你有哪些感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可见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都极力提倡俭朴,从而能够富国强兵称雄列国。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
材料三:“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崇尚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创业初期,他们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打拼天下;成功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这种作风,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材料四:“勤以立志,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古今中外有志之士和有德之士恪守的美德。可见勤俭节约对于个人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勤俭节约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此某班决定开展"晒家教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
A组展示了古代关于家风家训的名言名句: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弟子规》
(1)你概括A组所要表达的主题,并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B组"晒"出了身边同学的家教家风:
◆爷爷常常给我讲,"投桃报李"的典故。
◆妈妈从小教育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爸爸从小跟我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
(2)请说说你从上面家教家风中收获了什么?
C组总结: "家风虽有不同,但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无一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3)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传递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学生参与踊跃,热情高涨。同时,上海市组织各方专家编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也已正式推出,供小学一年级使用的第一册教材近期在学生中试验使用。学校将通过分年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积淀人文底蕴,营造书香校园。
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广大留学生说:“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和日本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友好是主流。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了杨靖宇、张自忠、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抗日英雄,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行包括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据悉,你校学生会和团委正在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抗战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写出能反映抗战精神基本内涵的关键词。(写出四个即可,4分)
(2)请你谈谈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有何现实意义。(两方面即可,4分)
(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9岁高龄的于敏。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拓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此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于敏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2015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创新图强的步伐从未停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点燃了博采互鉴、以开放促进创新创造的火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创造让世界瞩目
据此,某校学习小组决定举行一次探究活动。先请你参加,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后中国民族在经历磨难中培育了哪些民族精神?其核心是什么?
(2)伟大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永续发展起什么作用?
(3)你能解释一下“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创造”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在仪式上习近平主席谈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什么精神?
(4)为了更好地弘扬这种精神,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悟航天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14日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
(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和“玉兔号”成功软着陆,这是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结果?
材料二:感动中国特别奖颁奖词:“浩瀚星空,他们让中国闪耀出灿烂的光芒。广袤银河里,华夏儿女的飞天愿望不再是幻想。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那一个个肃穆的军礼,是对祖国最庄严的承诺!”
(2)材料二颁奖词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哪些内容?它对我国科技成就取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法国《费加罗报》:探月工程的成功有助于中国树立大国形象和提高民族自豪感,并表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梦。”
(3)法国报刊认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们实现了中国梦,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传承民族精神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