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四项基本原则是从     方面规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   )
①领导核心      ②国家性质       ③指导思想
④实现途径      ⑤根本目标       ⑥根本制度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但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成为其蹂躏的对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
②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中国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作出过突出贡献
④封建皇帝穷兵黩武导致战争灾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达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l8.1%。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②是使人民生活达到更高小康水平的必然要求
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初级阶段  ②基本国情   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基本路线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当今世界,解决饥饿问题依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天仍有近10亿人醒来不知该如何填饱肚子。对我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生产是永远不能松劲的大事。这是因为(  )
①我国人口众多,始终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
②我国正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③粮食增产对稳定我国物价水平有重要意义
④我国对粮食生产实施政策支持和科技扶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党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这一历史性决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朝“三步走“战略的哪一步目标迈进(并写出具体内容)?
(3)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           生产力。”
材料二:当前我国面临诸多矛盾,如政治体制、经济转型、民生问题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进行考察时强调不改革只会是死路一条。最近《人民日报》也提出,宁可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4)当前我国面临诸多矛盾,反映我国正处在什么阶段?这阶段主要矛盾是什么?
(5)请谈谈你对“宁可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B.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
C.五四运动的爆发——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感受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我国最大、最基本的国情
B.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这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D.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非洲国家利比亚局势持续恶化,在利比亚有大约33000名中国同胞,他们当中有些还受到了歹徒的袭击而受伤。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安排滞留的人员撤离。此次撤侨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难度最大,而且情况最复杂的一次。这表明我国
①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③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图表统计,可见我国民众当今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民生问题,这说明我国

①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仍未进入小康社会
③仍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④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还没彻底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是《活着》,其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于(     )

A.建国初期 B.“一五”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12年11月29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材料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上的哪些知识?
(2)“制约我们把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2年11月30日,一农民工在郑州市中州大道立交桥下死亡。对此,有人说是冻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说法不一。这起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大家在对不幸去世 的农民工表示衰悼的同时,对露宿街头的农民工也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5年来,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
(1)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救助有什么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