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争做守法公民】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回顾2014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以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点?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作为青少年怎样成为一名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某校九年级(1)班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围绕“中国式过马路”,开展了主题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行人闯红灯,理由各不同。有的是着急赶路,有的是不熟悉地形,有的是“月亮走,我也走,你过我过一起过”的随大流心态。但多数人都认同闯红灯确实不对。
(1)“闯红灯”为什么不对?
一位网友说: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是在小学乃至学龄前阶段就被普及的“规矩”,闯红灯者多数是知法犯法。但大家都走,自己遵守规则,不就成了“傻冒”?
(2)这位网友的观点,对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有哪些启示?
为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南通市区百名交巡警深入主城区50个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现场处罚。一位行人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行人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依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记者拍下了行人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行人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该行人的再三恳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
(3)请分析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的一些关键词迅速走红网络,成为时下新亮点。阅读关键词及解释,回答问题。
关键词: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每个公民都将有一个信用帐号——作为衡量这个人信用的“尺码”,被广泛运用到其生活工作中;企业也将有一个“身份证明”,成为衡量企业“品行”的重要标准,伴随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1)运用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有权不能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指出要建设现代政府,并要求各省级政府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2)请结合材料,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对政府“有权不能任性”这一观点的理解。
关键词:“创客”
“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化为现实的人。
(3)国家鼓励“创客”,需要更多的“创客”。这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的主题是 “依法治国”。
(1)习近平论法治——“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这说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宪法日,请你帮助我校设计两个宪法宣传活动的形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姓心病】2014年,我国被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警2108人。“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司法部门办关系案(照顾关系户)、人情案、金钱案(收受贿赂)等屡禁不止,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重拳出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使司法腐败分子最终难逃法网。推进阳光司法,及时公开执法过程,切实抓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参与。
(1)“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哪一方面现状?
(2)“重拳出击”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哪些新方针?
(3)阳光司法,全民参与。请说说全民在参与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湖南、浙江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全国已陆续有10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
材料二: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区PM2. 5浓度为每立方米2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当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材料三:2015年1月1日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造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4)请你为留住“APEC蓝”提建议。(请从政府和公民的任意一个角度来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某校九年级(1)班学习小组围绕此次四中全会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信息一: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恪守立法为民理念。
(1)请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信息一所蕴含的法律知识。
信息二: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在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了10次,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2)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法治中国”路线图,看了信息二,有同学感慨地说:只要坚持依宪治国,就能建设好“法治中国”。请你运用八、九年级所学法律知识,发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2014年11月2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自首个国家宪法日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在国家宪法日当天,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
(1)会议为什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3)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雷锋
材料二:近几年,有这样一群普通人,获得了人们最热烈的掌声。“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雷锋传人”郭明义、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帅交巡警”王静;……爱心团体很好的诠释了“爱与责任”,他们所表现的高尚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1)结合“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看,材料一中雷锋的日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有同学认为:依法治国需要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核心。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4年的工作并系统部署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摘要。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全国人大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2)摘要一中我国啃的这些“硬骨头”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运用这一国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设立自贸区的必要性。
(3)阅读摘要二“民之疾苦,国之要事”,你认为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问题?(请列举三例)这些民生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4)摘要三中政府“有权不可任性”,听起来幽默诙谐,却隐含着深刻的涵义。政府的权力来自哪里?政府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有权不可任性呢?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部门“有权不可任性”外,全国人大、司法机关、公民个人分别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2014年岁末,“汉语盘点2014”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法治可以建立规范秩序.使政治生活透明理性,人民真正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法治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维护公平的规则;法治替代了廷绵千年的人治传筑,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可能:法治可以规范、惩治恶性行为,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佳稳定器。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的意义。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彰显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竖定决心。为此,青岛市孝育局决定将12月作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月”,要求各学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活动,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身为青少年,你将如何维护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我国不仅开始实施《新环保法》、又修订了《立法法》,近几年,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已实现。
判断:           
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题:
活动一:喜报传来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我分析】为什么说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4分)
活动二:喜忧参半
围绕依法治国,九年级的同学们收集到一些信息,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政治组:材料一、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将是一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稳步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从2015年4月开始我国启动“天网”行动,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 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
经济组:我国新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仍有人依然我行我素。“3.15”晚会曝光了汽车维修“小病大修”现象,例如:原本只要插好就可以了,保险丝换换也就是几块钱的事”。维修人员竟列出了一堆需要更换的零件,报价2600余元。
【我探究】
(1)政治组收集的资料让我们“喜”在何处?
(2)经济组收集的信息让我们忧虑,怎样才能让广大的消费者“无忧”?
(3)为国分忧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政府怎样做才能使我们从“喜”中有“忧”变成“喜”中无“忧”?
活动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行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我们青少年可以为其做出那些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打虎拍蝇》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
(2)漫画中的举措体现了我国在落实哪一项基本方略?
(3)漫画体现了这一基本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2月9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代省长刘赐贵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总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依法治省、生态立省、海洋强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所学的哪些观点?
(2)为了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实现材料中的奋斗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