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知耻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同学们看法不同,你不同意的观点是( )
A.吴雨认为一个有自尊的人做了不恰当的事不会感到惭愧 |
B.小奇认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
C.刘方认为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
D.杨斌认为对自己不合适行为不知道惭愧就是不知羞耻,就是没自尊心 |
“晏子使楚”的故事说明( )
①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②不知羞耻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③维护自己的地位和面子就是维护自尊
④强烈的自尊心就意味着自傲自负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③④ |
小李的理想是当律师,在学习生活中,他处处以一个律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终于如愿考上政法大学,为当律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小李发掘自己潜能的途径是
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②想象更好的“自我”形象
③别人的友情监督 ④确立远大目标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3年6月30日,十余名男子在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附近外墙小便,引得网友纷纷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中华民族自古为礼仪之邦。“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①做人不可有羞耻感
②不知羞耻,就不会有自尊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④羞耻心是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边漫画《先声夺人》中时髦女士的言行是
①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 ②文明素质低下的表现
③懂得自尊自爱的表现 ④不能诚信待人的表现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联合国总部大厅里醒目地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质是
A.要倡导团队合作精神 |
B.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
C.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他人 |
D.要有宽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 |
席勒说:“不认识他自己的尊严的人,就更不会尊重他人的尊严。”这告诉我们( )
①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②做人首先要有自尊
③没有自尊的人是不会去尊重他人的
④人不必要尊重自己,重要的是尊重他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能反映中学生自尊的选项是 ( )
①“爱面子”,不允许别人说自己不好
②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
③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④渴望有机会参加学生会干部工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B.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 D.人与人之间的一致 |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于曾经的民族耻辱,我们应该
A.翻开历史新篇章,面向未来,忘记那段耻辱 |
B.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有待民族复兴报复日本 |
C.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 |
D.展示大国情怀,宽容日本当年所犯滔天罪行 |
2015年4月3日,即将迎来107周年校庆的杭州师范大学收到迄今最大的单笔捐赠:该校88届毕业生马云回到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马云在捐赠仪式上说:“正是在自己的母校,让我懂得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马云捐赠母校1亿元人民币,说明马云依法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
A.占有权 | B.使用权 | C.处分权 | D.收益权 |
马云说:“正是在自己的母校,让我懂得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马云的这句话说明了他是一个
①善于尊重他人的人 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人
③自信的人 ④自立的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比喻,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知耻是最美的服装。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尊。以下关于知耻与自尊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②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③不回避缺点、改正缺点,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尊的表现
④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学生小云聪明好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就是听不得批评,总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他的缺点有同学给他提出建议,他总是暴跳如雷,结果同学和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②为了自尊,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做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③他人善意的提醒,有助于我们增强自身的实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④自尊的人不允许别人批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广场舞曾因扰民问题而备受争议,但一些“大妈”却带上耳机跳起了“无声广场舞”。这种做法
①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②尊重了他人的权利
③积极行使了生命健康权 ④破坏了社会稳定和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