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2015“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郑州市陇海大院爱心集体入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河南人第13次站上这个舞台。陇海大院是郑州市二七社区的一个老院落,39年前,这个大院出生长大的高新海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住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从那以后,看病、洗澡、理发、端屎端尿……大院邻居们就开始默默承担起照顾他的任务。
你校正在进行“陇海大院带给我们的感动”相关讨论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中原大地为何能孕育出“陇海大院”这样的道德群体?(4分。两个方面即可)
(2)如何才能让城市和乡村出现更多的“陇海大院”?(4分。两个方面即可)
(3)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爱的马拉松”,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坚持“爱的马拉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以“健康成长,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九(6)班同学小明积极参加了该项活动,并付诸行动:
行动一:小明参与小组互助活动,与同学“比学赶帮”。一模由于紧张,考试失利,我振作起来,明确目标,继续努力,争取考上理想学校。
行动二:我经常与妈妈一起做家务,有时做不好,被妈妈责备一笑了之,从不与妈妈顶嘴;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妈妈建议我参加辅导班,放弃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我积极与妈妈沟通,最后还是参加了活动。
行动三:我能正确对待上网,从不通宵达旦地熬夜,而且,我在网上发表评论时也不传播小道消息。
行动四:每天在食堂,面对那么多人打菜,我总是自觉排队,从不插队。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信息,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B”)
①不传播小道消息,说明小明能够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参加志愿者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在得以提升,从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明的行为对他的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州将掀起新一轮治水行动。目前广州已制定《流溪河等广佛跨界河涌治理工程建设方案》,计划投入140亿元,开展111个建设项目,力争广佛跨界16条河涌到2016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到2020年全面稳定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活动,建设“清丽广州”,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我市治水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一:探查身边水环境】同学们探查了市区的主要河道,发现珠江水道与市区的各大河涌水质还在逐渐恶化,不少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尤其是大雨暴雨过后,一些河涌与市区人工湖泊的污水黑臭得让人难以忍受。于是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
【活动二:寻找治水“好声音”】同学们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举措。

(1)为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们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一张简表,请你帮助完成。
(2)运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同学们的行为。

调查主题
“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
调查方法
 
思考与建议
反映的现状(根据活动一)
 
我们的建议
(根据活动二中的
相应举措)
建议一:要落实治水工作责任制,将治水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建议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出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例如“         ”内容则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明确要求“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1)据材料显示,把核心价值观中的_______内容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说说为什么要将该内容要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立德修身,“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日记片断,感悟“我”的成长。
片断一:上学期好友小王的父亲车祸重伤,巨额医疗费让他生活顿陷困境。我得知后,第一时间和爸爸一起去看望了他,并为他家垫付了一笔医药费。知道小王自尊心强,我说,我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此后,我一直守口如瓶。
(1)“我”身上的哪些优点有助于与同学交往?
片断二:在家看央视3·15晚会时,我才知道买来的涂改液气味难闻原因是其有毒成分含量严重超标。我决定退货。
(2)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指出“我”退货的理由。若商家不让退货,“我”可用哪些途径解决问题?
片断三:今天课堂上老师提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自己、又利他人的。”我有点疑惑,难道我享受权利也利他人?我履行义务也利自己?
(3)请为化解“我”的疑惑,给两个观点各举一个例子说明。
观点A:我享受权利也利他人。
举例说明:                                                   。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利自己。
举例说明:                                                   。
片断四:同桌小南同学利用周六时间,在义务清理学校附近街道上胡乱粘贴的小广告,他邀请我也参加,还说是放松紧张心情。我当时觉得他有点傻,就编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了。可昨晚躺床上回想,觉得他是对的,第二天我就去找他承认错误了。
(4)“我”在认识自我上做到了什么?“我”认为小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理由应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两美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是嘉兴人民的新期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江南水乡典范”建设中,嘉兴市投入巨资,修缮烟雨楼古建筑群、陈阁老宅、莫氏庄园、绮园……彰显了美丽嘉兴的文化底蕴。
(1)材料一反映嘉兴市在“江南水乡典范”建设中是如何对待优秀民族文化的?
材料二:在“秀美乡村”建设中,青莲寺村某养猪专业户主动拆除猪舍,经济损失约200 万。此后,他创办家庭农场,帮助退出生猪养殖的农民增收。为该村成为“美丽乡村”做出了贡献,得到了村民广泛赞许。
(2)运用“塑造良好道德”的有关知识,说说该养猪专业户得到村民赞许的原因。
材料三:在“两美嘉兴”建设中,落后产能的淘汰,拆迁的合理补偿,大气污染的治理等问题需要运用法治手段来解决,需要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强化民众的法制意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在“两美嘉兴”建设中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出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第七条“护安全”中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 等内容;“讲诚信”内容则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而且明确要求“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1)议一议:对于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2)想一想:为什么“讲诚信”的内容要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
(3)做一做:假如你面临火灾突发,你会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丽人生。
材料一:百姓茂言: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材料二: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前苏联作家)
(I)【人生规划】“我喜欢,我选择”,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① 常常成为我们作出选择的依据。展望未来,在即将踏上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们除了考虑自己的愿望和条件外,更应该结合   ②    作出正确的选择。(本小题中的①②为答题顺序番号,2分)
(2)【人生理想】人生的理想虽然有千万种,但是,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                                                            
(3)【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与劳动息息相关,没有劳动、          ,谈不上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生活,因劳动而精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三同学小明是个“手机控”,他经常在微博、微信里记录、转载一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下面选取了他微信朋友圈里的几条信息:

(1)如果你看到小明的这条微信,作为他的朋友,请你综合运用心理、道德知识,在微信朋友圈里给他回帖、评论。

(2)联系此条微信,请运用“亲近社会”的相关知识,为倡导文明旅游提两条有针对性的建议。(2分,多写不扣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玉林市各县、区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生态乡村建设与每一个生活在农村社区上的人都利益攸关。只有大家有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共识,才有责任驱使自己自觉自愿地参与植树造林,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组织要首当其冲,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人人有责,人人出力,大家拧成一股绳,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植树造林、建设生态乡村这个共同的工作一起分担,形成合力,做成事业。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我市要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建设?
(2)为了促进人们增强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共识,请你设计一条标语加以宣传?
(3)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为什么政府组织要首当其冲?
博白县某村进行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要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三面光”工程建设,造成部分村民的农作物受损或占用少部分村民的耕地,遭到村民的阻挠和破坏,致使工程无法进行。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处理公私之间的问题?
(5)假如你是某村的中学生,在村里的公共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责任心是一种自觉的态度,有责任心的人,敢于披荆斩棘,勇于面对困难。责任心的养护要从小做起,让责任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和生活的扩展而不断丰满!

品味生活
怎样做(每空2分)
这样做的理由是(每空3分)
小丽发现妈妈使用打印机时,总是单面打印,另一方面弃之不用。小丽会:


小雯能歌善舞,学习成绩优异,但却拒绝参加任何班级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小雯该:


小东在上学路上看到有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小东会:


为引导社会力量向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山东省团委启动“牵手关爱行动”,假如你的身边有留守儿童,你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1)班张林同学日记中对生命感悟的见解:
片段一:每年全国有超过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全国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
片段二: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即将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此后从零开始,30年一直隐姓埋名投入氢弹的研究,为我国氢弹做出了巨大贡献。
片段三: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见解,谈谈如何让人生更精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14感动中国”候选人事迹介绍中,金旭被命名为“沉默英雄”。20年前,24岁的金旭因为一次车祸高位截瘫。曾一度想不开的他,走出绝望后开办了一家电脑培训班。他对生活有困难的人特别关心,免费让残疾人到电脑培训班学习,贫困学生来学习时,只收半价。每逢过年过节,金旭都掏钱到贫困残疾人家去慰问。这些年,累计向贫困学生和残疾人捐款捐物达64万元。对于他20年前的义举,他“沉默”的理由是:“当初救人也没想着要回报。”
(1)金旭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金旭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你打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向金旭学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2月28日这天是温州圆梦的日子,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对温州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授牌,连续1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温州赢得了回报。
(1)这些年,温州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向前,温州市民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蛮拼”的,身边不断传递出“正能量”。请运用所学知识为这些“正能量”“点赞”:

“正能量”(情景)
点赞(理由)
2014年173条公交线路乘坐人次达30023万,全市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23648辆、建成服务点776处。2014年AQI(空气质量)指标优良率达到82.2%。

替子还债的老爹吴乃宜、温商谢岩斌千里还债、保安陈明德归还50万错汇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铸造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以“红日亭”为代表的500余个免费伏茶点遍布城乡,夏熬凉茶,冬煮热粥,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地把关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点亮了城市文明之灯。

(2)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市民的认同、自觉和主动。身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员,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和理由。

情景
做法及理由
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5年11月在温州大学举行,本次大运吉祥物为“鹿娃”。你的朋友要购买“鹿娃”的盗版纪念品。

你在上网时看到一个所谓“瑞安塘下发生酒驾暴力抗法”的帖子,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未经核实以“温州女子醉驾被查与民警厮打”为标题进行传播,引发凤凰网等转载,给温州形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境分析
2008年,被称为"学霸"的周浩以青海省高考理科前五名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但周浩是一个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人,最喜欢的是捣鼓机械,对所学生命科学专业和相关学术理论竟毫无兴趣。没有兴趣的专业让周浩痛不欲生,每天接受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更让他头脑发胀,对于未来也变得非常迷茫。他曾试着改变自己的处境,旁听、转院、休学都没有解决问题。2011年,他毅然决定放弃在北京大学的学习机会,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找到兴趣点后的周浩重新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凭借北京大学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周浩慢慢朝着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发展,他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还成功入围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周浩曾开心的说:"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上名牌大学或成为科学家,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为什么?
(2)上述材料中,周浩的言行对我们选择职业有哪些启示?
(3)即将初中毕业的你,有怎样的职业理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增强责任意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