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啪”的砸在他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它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有了近代物理。
(1)有同学认为:“只要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够发明创造,造福于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好奇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打动了不少观众,让我们看到了浓浓的父子情。而对于另一群人——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一直在“爸爸妈妈去哪儿了”的疑问中孤独地成长着。
2015年1月22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搜狐网等联手发起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年味满满的新年;2月1日,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在陕西潼关向“扶危济困德耀中华·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公益项目的对口帮扶贫困留守儿童进行慰问。
(1)上述关爱体现了对留守儿童哪个方面的保护?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是帮助留守儿童摆脱孤独心理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高雅的情趣呢?
(3)请你从家庭方面就如何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提一条合理建议。
(4)假如你身边有留守儿童,你准备如何关爱他们?(至少两点,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路人到底扶不扶的话题成为了公众谈论的焦点话题,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就此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扶不扶”这道让国人纠结的选择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末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扶跌倒老太反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肇事者”。之后相继有“厦门版彭宇案”、“温州版彭宇案”、“天津版彭宇案”等鲜活事例不断颠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观念。2013年年末,“河源版彭宇”的悲剧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广东河源东源县男子吴伟青扶老人反被诬,最终投塘自尽以证清白。扶起老人反被讹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网友甚至撰写了“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段子以嘲讽无奈的现实。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转眼问,我们就要告别初中生活,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小林在一次班会课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来来,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在人生规划方面,最主要是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只要自己高兴就行,其他的都不用考虑。"
请回答:
小林的看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越来越多的"手机控"、"低头族",2015年5月初全国妇联等部门在权社会倡导每天关机1小时。对此,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形成了两种观点:

(1)根据材料并运用《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简述理由。
(2)运用《过健康安全生活》的知识,从个人的角度为预防学生沉溺于智能手机提高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倡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什么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2月27日,韩国歌星安七炫在上海繁华的新世界百货和百联世茂购物中心为某品牌促销举行签名活动,引发无数歌迷到场,致使现场一片混乱。一位热情的女歌迷竟然激动的双膝跪地。为了求得安七炫区区一个签名,众目睽睽之下竟然给人家下跪。
(1)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歌迷的行为的?并说明你的理由。
(2)在生活中,你觉得还有哪些崇拜行为有损人格尊严?(至少四种,4分)
(3)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不再崇拜中迷失自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青春是最激昂的力量。近年来,我省共青团组织后举办“追寻焦裕禄青春诗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汇”访谈、“青春助力改革”主题论坛等活动,高扬奋进的青春旗帜,在眷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大潮中彰显青春力量。
据悉,你班同学围绕“让青春放光彩”准备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为此次班会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
(2)举办这些活动对我省青年健康成长有何作用?(两个方面即可。4分)
(3)为了能更好彰显青春力量,请向同学们提出倡议。(两个方面即可。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往与沟通】
材料一:初中生小华因期中考试成绩不佳与母亲发生争论:
母亲:“你怎么这么笨?照这个分数你肯定考不上高中!”
小华:“分,分,就知道分,考不上高中拉倒,我早就学够了!”
母亲:“上不了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前途!”
小华哭着说:“我的压力够大了,你还不理解我……”越想越委屈的小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材料二:有的同学认为,老师让我学好某科,目的是提高他的声誉,我偏不给他学。
(1)你如何评价小华及母亲的言行?
(2)材料二中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现野草叶子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深受启发,发明了锯子。
材料二:美国的托马斯·阿诺姆斯看见一个小孩在吃叫做橡胶树的东西,由此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明了今天大家都喜欢吃的可以健齿的口香糖。
材料三:东京大学有位教授名叫池田菊香。一天,他吃了一碗有黄瓜和海带丝的汤,觉得新鲜。经过研制,1903年,池田教授终于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物质——谷氨酸钠,并把它取名为“味精”。池田教授就这样发明了“味精”。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的三名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说出你所了解或曾经使用过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学校考察时指出,当前解放学生,不是让他们光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锻炼身体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动手的实践、了解社会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注重认知,而认知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教育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
(1)温总理的讲话保障了我们的什么权利?
(2)生活中健康有益的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3)列举一例玩出“名堂”的事例。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玩出“名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用链接  8分】
(1)一位外籍朋友邀你吃饭,结账时却要平分。
你的做法:                                                                 
理   由:                                                                 
(2)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边的铁井盖被人偷走了。
你的做法:                                                                 
理   由:                                                                 
(3)经常看韩剧的同学说中国的电视剧和韩国的没法比,让你以后再不要看中国的电视剧,更不要看什么四大名著。
我会这样对同学说:                                                        
                                                                              
(4)八年级的小明同学发现,家里人除自己外,都有“选民证”,他很不解。
我会告诉小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东方今报》报道,11月14日中午12时许,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高三(2)班的学生何帅,到校园超市买些日常用品,在超市门前碰见了他的初中老同学,高三(3)班的小聂(化名)。看她拿着一兜苹果,就开玩笑说能不能给一个,她顺手拿起一个递给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谢谢,突然跑过来两个学校政教处的老师,问我们在干什么,问完又跑开了。半个小时后,他就接到了学校政教处的通知:让他去办公室……下午,何帅和那名女生就被双双开除,理由是“发生男女不正常交往”。
(1)针对报道中的:何帅和那名女生被双双开除,理由是“发生男女不正常交往”。你认为这种学校的认识对吗,为什么?
(2)假如让你驳斥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政教处的做法,你会运用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2月19日《新闻相对论》播的是《开学第一课从“礼”开始》,学习文明礼仪。开展礼仪规范养成教育成为全国各省市众多学校的开学第一课。因此我县某校团委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关注现象、等几个环节的探究活动。
【关注现象】
(1)在你的生活周围中,你发现存在比较严重的礼貌礼仪缺失的问题 ,请你列举一些?
【献计献策】
(2)针对学生队伍中存在的礼貌礼仪缺失问题,校团委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你认为有哪些活动方式?
(3)该校某班决定向学校领导提出关于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建议。你认为他们的建议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从2个角度回答,4分)
【感悟生活】——请你体验以下情境:
小慧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每天乘坐公交车她感到很无趣,但是有一天情况却不一样,司机师傅突然对大家说:“乘客们,早上好。欢迎你们乘坐本次公交车。现在,请把脸转向旁边的乘客,跟着我说:早上好,邻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早上好,邻座!”问候过后,有些人在相互握
手,许多人在欢笑。那笑声是在公交车上从未听到过的声音。
小慧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小慧很认真地听课,但有几个同学总是在课堂上讲话,而且声音越讲越大。老师对这几个同学提出批评,这几个同学却说:上课讲几句 话,小事一桩,我们又不是犯的什么大错误。
(4)了解小慧的这两种经历之后,请你围绕“礼貌”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自主成长】
(5)以后你会这样讲究文明礼貌:
在上学路上遇见老师、同学 或熟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公共汽车时遇到老人或者小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学会选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