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课文链接。
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朋友家做客去了,一去就是7年。一进家门,他就看见了在他花园中嬉笑打闹的孩子们。
“你们窜到这儿来干什么?”巨人粗暴地叫道。孩子们吓得一哄而散。
“我的花园就是我的花园。”他继续吼道,“这点道理你们还不明白吗?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筑起一道又高又厚的围墙,还挂起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严禁外人入内,违者重罚。”
……
巨人看着窗外这情景,心情很不平静。他感慨万分地说:“我太自私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春天不愿意到我这儿来。我要马上去把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抱上树顶,然后立刻把围墙拆掉,从此以后,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悄悄地走下楼,轻轻地推开门走进花园。然而,孩子们看见他来了,吓得赶紧从树上溜下来,撒腿就跑。花园里顿时又变成了寒冷的冬天。只有那个最小的孩子没有逃,因为他哭得太伤心了,泪水遮住了眼睛,他根本没有发现巨人出来了。巨人小心翼翼地走到他的背后,把他轻轻地抱起来,放在树枝上。树上立刻开出了鲜花,鸟儿也飞来歌唱。小孩伸出双臂搂住巨人的脖子,亲吻他。别的孩子看到巨人不再像从前那样凶狠,便纷纷跑回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
巨人说:“孩子们,从现在起,花园就是你们的了。”说完,他抡起一把大斧,把围墙全部拆光了。中午,人们去赶集,看见巨人正同孩子们在天堂般美丽的花园里兴高采烈地做游戏。
……
1.巨人的自私是从哪些言行里表现出来的?
2.孩子们、巨人给花园带来了哪些变化?
3.巨人找到春天不肯到他的花园里来的原因了吗?是什么?
4.孩子们见到巨人为什么又都吓跑了?那个最小的孩子为什么没跑?
5.写赶集的人们有什么作用?
6.巨人用斧子砍围墙的举动有什么含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游。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地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2.解释下边短语中画线的字。
准备就                   气温降:                
3.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姿势”的含义。(整体感知全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4.第⑧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妻子“平常极为简单”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5.第⑨自然段中写孩子“安然地人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   
                                                                   
6.第⑥自然段横线方框处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A.损害 B.损失 C.损耗 D.损坏

7.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文章中心上的作用)
                                                                   
8.结合上文,谈谈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9.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游。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 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五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第⑤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2.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3.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个字以内)
                                                                  
4.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6.母亲为什么说谎?
                                                                  
7.画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8.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游。
天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继续前进,可能会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对于扬赫斯班的同事们来说,他的这番话确实颇有道理。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1.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是指什么?
                                                                     
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
                                                                     
4.“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请结合全文回答,队员们在攀登中会遇上哪些痛苦?
                                                                     
5.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6.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登山队员”一词,如果去掉“中国”一词,好不好?
                                                                     
7.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ì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  ”。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
(3)用“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tiǎo  tiāo)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qiǎo  qiāo)然流露出(   )、(   )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按原文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转瞬即逝
耐人寻味
(4)用“   “画出描写画面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作者赏画时的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5)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赏析阁。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 仔细读这两个语段,摘抄你认为可以积累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分别写出每个语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用“____”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实物的部分,用“  ”画出想象的部分。
(4) 在第1自然段中两处用了“清幽”,第一次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说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                  ____。
(5) 在第2自然段中分别写了兄妹俩“听、看、想”的情景,从中表现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6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难点探究。
为什么小山羊可以把别人扔的东西变成好吃的东西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忽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出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说说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请在文中画出。
(3)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是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放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个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花。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鄙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批注”是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在第2自然段加两处批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并用“①②”标出,再把批注内容写下来。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章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请你针对短文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自己写出自己的理解。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下面句子。
①“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中“能量”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尝试用精练的语言写一句属于自己的赞扬百合花的“名言”。
你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合要努力开花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对待百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汉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本文说说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 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 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________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_______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_________是塘边河岸,_________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 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在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上画“×”。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3)按要求填空。
第2自然段是_________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4)找出第6自然段中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_________”画出来。
(5)文中画“”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___。
(6)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
A.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B.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C.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了“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更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an na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an do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ao fu,喜眉笑目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仔细拼拼加上声调,并把这些词写在后面括号里。(        )(        )(        )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山大佛
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乐山,船在江心航行,从船上(远眺 仰望)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到大佛的影子。
过了一会儿,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远眺 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见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远远望去,我感觉大佛虽然很大,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神奇。
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驶过层层梯田,茂密的森林,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快碰着天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顶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疼。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步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旋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大。耳朵眼儿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角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指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他。
(1)在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上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句?模仿这个句子说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描写乐山大佛外貌特点的句段。作者抓住了大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0处外貌描写,请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4)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      )、(      )。
(5)照样子,找出文中的叠词。
①如:整整齐齐(      )
②如:商量商量(      )
③如:一条条(      )
(6)文中加点的词“血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文章的中心。(      )
A.作者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B.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感受到了我国文化悠久,历史遗产丰富,从而表达了敬慕和爱护历史遗产的思想感情。
C.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感受了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