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棵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坛增美添色。
春去夏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    )      慷慨——(    )      奉献——(    )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如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__。
②第2自然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
③以前,人们把这儿当垃圾堆,后来看到这儿变成了________,人们不但不往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使这里的景色变得更美了。
④第2自然段中的“好主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请写两条环境保护方面的标语,教育人们要保护植被,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赏析阁。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 联系上下文,请你给地球上的资源分类。
①矿产资源:_________             ____
②生活资源:                          
(2) 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毁坏自然资源的现象?
                                            
(3) 你有哪些保护自然资源的建议?
                                            
(4) 平时你是怎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袋袋裤.
桂花又名“月桂”“木犀”,俗称“桂花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桂花淡然贞定。衢州市、汉中市在内的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或市树。
根据上面的资料给桂花制作名片,看谁设计的精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句子我来品。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浸”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桂花真比不上家乡的吗?为什么母亲会这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课文,想一想。
◆ 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可以概括成几点,也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句写在下面。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读课文深感悟。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候。读了这句话,再联系上文,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阅读
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命令 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 “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宽恕 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 锋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本文段选自                         
(2)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定(      )  惩罚(     ) 违抗(      )  屈服(      )
(4)把画横线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改成句末用句号的句子。(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5)请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宙斯和火神。
                                                                        
                                                                        
(6)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
仁爱无敌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宣布出售他的住(zái zhái)。//
因为这是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声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xàn xiàn)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在此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zhuó zháo)(bǔ pǔ)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sānɡ sànɡ),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让您依(jiù  jùi)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幢住宅的新主人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梦想成真。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字填空。
峰   蜂   锋
(    )拥而至    针(    )相对    (    )回路转
(3)短文已用“//”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是什么使这个青年梦想成真的?回答时用上“尊重”“诚恳”等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你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 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 在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下画上横线。
2.  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  )。
3. 小猴为什么认为她是能人,选择正确答案。
4.    (1)她是个姑娘,会跳舞。(  )
5.   (2)她会在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上表演爬竿。(   )
“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什么?选择正确答案。
(1)小猴很好动。(  )
(2)小猴很喜欢他们。(  )
(3)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答。
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鸣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味□细品□ 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真奇怪……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充盈:                         颇有: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     )——(       )     (         )——(         )
(3)莫干山蝉鸣声有什么特点?用“   ”划出来。
(4)“五花八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来解释。
(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
②结尾的省略号的用法是语意未尽。                 (        )
(6)在第2自然段中□里加上标点符号。
(7)文中作者说“真奇怪……”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阅读展示台。
鸟巢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 2001 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它座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支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 2008 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国家体育场于 2003 年 12 月 24 日开工建设,2004 年 7 月 30 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 12 月 27 日恢复施工,2008 年 3 月完工。工程总造价 22.67 亿元。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才厚度可达 11 厘米,它不但有为坐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 将成为一个室内赛场。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 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末来的希望。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 140米左右。
“鸟巢””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北京 29 届奥运会体育场鸟巢实景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 “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 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 91000 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 200 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 2008 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 21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1.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称呼——( ) 平缓——( ) 仿若——( )
2.文章中的比喻句是(                             ) 。
把(    ) 比喻成(   ) 。
3.“鸟巢”的特点是什么?
4.“温馨鸟巢”指的是什么?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末 来的希望。希望说的是什么呢?
5.“特殊装置”指的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  山  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dǒu)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xū)吁(xū),望着上面险面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啊!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开始——(      )  进——(     )   明智——(       )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形容三个登山人。 
第一个登山人(           ),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