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判断,在括号里打“√”或“×”。
(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2)《西游记》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
(3)“我已经将要毕业了。”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
(4)《如梦令》是一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这首词中“兴尽”的“兴”指的是游玩的兴致。(   )
(5)“他一路唱着歌:‘啊,在碧绿的……草地上……欢唱!’”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是声音的断断续续。(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
(1)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递进( )
(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名( )
(3)《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名作之一。( )
(4)《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写的。( )
(5)“模糊(mó)、似乎(sì)、转身(zhuàn)、分量(fèng)”这几组多音字的注音没一个错的。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力测试:听老师把课本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第1、2自然段读一遍,然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
(2)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草原》的的作者是季羡林。( )
(2)《童年的发现》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
(4)《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 )
(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
(6)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的打 ×, 对的打∨。
(1)《七颗钻石》中,是小女孩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次变化。(   )
(2)“我会想你一样长得又快又好。”这是一个比喻句。(     )
(3)《绝句》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杜甫。(     )
(4)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双方争执不下会两败俱伤。(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⑴ 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忠于祖国的优秀共产党员。 (     )
⑵《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 (     )
⑶《草船借箭》一文选自《水浒传》。 (     )
⑷“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打“√”,错的打“×”。

A.“承”共8笔,可组词“承认”“承包”。()
B.“赢”“羸”的读音相同。()
C.“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个拟人句。()
D.《争吵》一文主要写了安利柯和克莱蒂吵架的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A.《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B.《鲁滨孙漂流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C.“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中“青春”是指诗人的青年时期。 ()
D.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看出鲁迅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E.“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正确。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星期天,我过得真快活,真愉快。 (    )
(2)因为我考差了,所以要在家里认真复习功课。    (    )
(3)他穿着厚厚的衣服和帽子去上学。    (    )
(4)大地照得朝霞通红。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晕”是多音字,它的音是“yǔn”、“yūn”。 ( )
(2)《夜莺之歌》一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 )
(3)“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中“需要它”指的是“需要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即使……也”。( )
(5)“包蕴”的口语是“包含”。 ( )
(6)写表扬稿,要写明被表扬的是谁,做了什么好事,最后写上表扬人的姓名和日期。 ( )
(7)“茂盛的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是比喻句。 ( )
(8)“这些奇异的云彩,有的像羊群,在慢慢地走动;有的像一床又厚又大的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中所有的标点都是正确的。 ( )
(9)“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段话是“动态描写”。 ( )
(10)《挑山工》是以人物命题的。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对”或打“错”。
(1)父亲坚持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中,是因为父亲觉得“我”还会钓到别的鱼。(  )
(2)《落花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叙述了种花生、收花生的经过.(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判断正误的迷宫正等着我们呢。
(1)《忆江南》一诗的作者是张志和。                 (   )
(2)“这是什么?”这句话完整了。                ( )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出自《水调歌头》。          ( )
(4)“电影、歌舞、报纸、戏剧、曲艺”这一组词中“电影”不是同一类。( )
(5)“这小孩的样子像他妈妈。”这句话是比喻句。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句子的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的作者是元代马致远。   (    )
②《月光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    )
③詹天佑主持了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建筑工程。(   )
④《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呼吁人们好好保护地球。(   )
⑤“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蝉和狐狸》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成熟。
(   )
(2)“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卧心尝胆”这三个词中没有错别字。(   )
(3)“狐狸张开嘴巴,仿佛要一下子把乌鸦吞进肚子里似的。”不是一个比喻句。(   )
(4)贾岛听从韩愈的意见,最终所用诗句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是大法官。我不仅能判断,还能把错误的改正,你能做到吗?
(1)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判断:(  )
                                
(2)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七言绝句。
判断:(  )
                                
(3)《书湖阴先生壁》中的湖阴先生指的是王安石。
判断:(  )
                                
(4)《书湖阴先生壁》描写、赞美环境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表达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判断:(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