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一下子明白过来。(      )
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品味(      )          奇怪(      )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     ”画出煮书有什么好处的句子。
4.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颗钻石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头水罐 (      )(      )(       )
给(    )喝  给(      )喝  给(    )喝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为什么?
                                                                   
3.水罐不断地变化,越变越好,你认为是什么让它变的?
                                                                                                           
4.这个文段选自课文《七颗钻石》,作者用它做题目的目的可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