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轻诺 。
(2)民无 不立。
(3) ,不能动人。
(4) ,天之道也; ,人之道也。
(5) ,纤毫必 ; ,时刻不易。
想想学过的课文填空。(20分, 1-7小题每空0.5分,第8小题每空1分)
(1)本学期,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中我们学到了 、
的好习惯。
(2) ,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面对我的恩师我会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他: , 。
(3)《陶校长的演讲》中“陶校长”是指 。我会背他的一句名言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
(4) ,忽然闭口立。是出自 代诗人 写的 《 》 。
这两句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古代诗歌中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很多如: , 。
(5)青山说: , 的风光, 的豪情!
绿水说: , 的大海, 的胸襟!
(6)通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法布尔。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 、 、 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 是智慧的 。”
(7)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____________,一会儿变成了_______。接着,___________,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 。
(8)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功到自然成。
今天的生日,我收到远方好友寄来的贺卡,非常感动,真是____________ 。
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____________ ,赢得了阵阵掌声。
明明是他错了,却说是我错了,就连老师也责怪我,我真是____________ 。
我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 。
(2) ,五千仞岳上摩天。
(3) 有勇气的人, 。
(4)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 。
(5) ,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礼轻情意重。
(2)黑发不知勤学早, 。
(3)穿花蛱蝶深深见, 。
(4)夜里星光明,
(5)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6)漠漠水田 ,阴阴夏木 。
(7)雨里鸡鸣一两家, 。
本学期我们学过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也学过了描写神话故事的古诗,你喜欢哪一首?请你写下来。
——————
我是背书的小高手。我还能默写。
(1)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2)春天来了!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 上荡秋千,在 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 、
枝头笑……
(3)诚心能叫 落泪,实意能叫 发芽。(读读背背2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 )。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4)( ),浪淘风簸自之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
(5)蒙汉情深何忍别,( )。 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应用
(1)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国破尚如此,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句同情他人或廉洁自律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悯农》这首古诗。(错二个字,扣一分,不负分)
这首诗描写了
把诗句补充完整。
竹石
咬定( ),
立根( )。
( )还坚劲,
任尔( )。
课文内容我熟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请你默写本册学习的描写田园风光的一首诗。
,
,
(2)《纪昌学射》中,飞卫要纪昌练眼力,一是 ,二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还可以体会到 。
(3)黄梅时节家家雨, 。
(4)《扁鹊治病》取材于 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故事以 病死为结局,警示人们要 。
趣填数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1)危楼高( )尺,手可摘星辰。
(2)春色满园关不住,( )枝红杏出墙来。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月下扬州。
(4)飞流直下( )千尺,疑是银河落( )天。
(5)人间( )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诗人苏轼在《 》中“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