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名著片断,回答问题。

      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

(1)此文段中"他"是   (人名),该小说的作者是   

(2)结合整部小说内容,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词语将小说主人公的人生命运补充完整。

积极向上﹣﹣不甘失败﹣﹣   (梦想成真   坚持奋斗    自甘堕落)

来源: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称呼中,“足下”可以用来称呼自己。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的演变。

C.《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D.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来源: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写的散文《   》,它是散文集《   》中的一篇,这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一部   性散文集。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   (人物)。

(2)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来源: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来源: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来源: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导读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讲述的是   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飞岛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这句话是出自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   ,该小说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的斗争生活。

来源: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宋江、鲁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来源: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的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来源: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  》,“老弟”指的是  

(2)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巨大痛苦时的表现,说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怎样的。

来源: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回答下面各题。

(1)下列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水浒传》

B.司马迁﹣﹣《世说新语》

C.吴敬梓﹣﹣《西游记》

D.蒲松龄﹣﹣《资治通鉴》

(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

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父母的家信摘编。

C.《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冒险经历为线索,揭露并批判了日本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D.《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署,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

①语段体现了当时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②语段中写道“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联系全书,简要回答祥子如此拼命拉车的原因。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庶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

【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人名)。

(2)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

(3)由【甲】【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彤彤在“走近汉字”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1)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探究结论?

(2)下面哪本书对完成这次探究活动最有可能提供帮助?  

A.《左传》B.《说文解字》C.《朝花夕拾》D.《论语》

(3)班级组织“走近汉字”主题演讲会,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要求:①符合“走近汉字”主题;②不少于60字。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  

(2)以上选段内容出自  

A.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B.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D.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划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3)你是否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乙】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宝钗道:“这话极是。”湘云道:“虽如此说,还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湘云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固新奇,只怕作不出来。”湘云又把不限韵的原故说了一番。宝玉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清代明代小说家  (人名)。

(2)请写出【乙】文中加点“这话”指代的具体内容。

(3)【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