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 ”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全诗处处紧扣环境和 特征,把西湖的景象描绘得十分迷人。
(2)请从植物变化的角度简要赏析划线句子。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写的是暮春,鲜花凋谢,词人感伤,惜春之情油然而生,不梳头也要去双溪赏最后的春景。
B.南渡的悲惨遭遇直撞词人心尖,“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将哀伤写得细腻感人,泪在言先,欲语却迟,愁绪更显浓重。
C.“闻说”“也拟”“只恐”六个字,用词传神,凸显了词人心绪的一波三折,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新鲜奇特。
D.“载不动许多愁”既借鉴了苏轼的“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化虚为实,又有所创新,舟轻愁重,意新语新,设喻夸张。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 ,“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②
的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 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② ,蕴含自然理趣。
古诗鉴赏
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歌围绕诗题中哪个字着笔,着重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选段)
(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选段)
(四)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选段)
(1)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B.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C.颈联写景,从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表达诗人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D.尾联与首联遥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故乡的水送我到楚地败不忍心分别的情义。
(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二)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速度之快。
B.在文段(三)第①段中诸葛亮分析了有利的客观因素与不利的主观因素,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
C.文段(三)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句话强调依法办事。
D.文段(四)中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3)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仍怜故乡水 |
怜: |
|
②猛浪如奔 |
奔: |
|
③诚意开张圣听 |
开张: |
|
④小信未孚 |
孚: |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文段(二)中作者的感慨是什么?这感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文段(四)不详写战争的过程,而是侧重描写曹刿战前、战中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古诗词鉴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沙场秋点兵”一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这句诗描写了在秋风猎猎的沙场上阅兵的宏大场面,透漏出浓烈的战前气息。
B.这句诗只有五个字,却铿锵有力,突出了将士们满怀的豪情和昂扬的斗志。
C.一个“秋”字,点明了季节,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D.“秋”既“愁”,流露出开战前夕生死未卜的忧伤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这首词描绘了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等壮阔的场景,表达了词人誓要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B.“醉里挑灯看剑”一句,连用几个富有特征性的动词,使得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杀敌战场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摹写了现实中战争的惊险场面,塑造了一位驰骋沙场、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D.这首词将理想与现实相互照应,以“可怜白发生”作结,抒发了词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诗歌阅读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① 、树阴满地、②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③ 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词中“胜”的意思是 ;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 。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明地域和季节,其中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C.“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空间上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浩渺,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阅读《武陵春》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武陵春 ①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 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 ④春尚好,也拟 ⑤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⑥,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1)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心绪不宁,无心做事。
B.疲惫不堪,毫无兴致。
C.百无聊赖,内心空虚。
D.琐事多多,精力不济。
(2)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3)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马作的卢飞快”中一句引用了“的卢”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会完全改变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
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