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D.人们都叫他“华仔”,因为他很像刘德华。

来源:2016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对偶的相关知识将下面两联诗句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万壑      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      白雪香。

A.有声 开花B.声声 花开C.声声 开花D.有声 花开

来源:2020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排比)

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来源:2019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句中分号应该改为顿号。

来源: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排比)

B.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比喻)

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通感)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来源: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划横线的部分是定语。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来源:2017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来源: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将①﹣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①"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公②"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③"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来源:201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今年,我市继续完善柳江文化带主题区的规划和建设,让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品位再上新高。我市自2015年10月启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柳江文化带项目以来,“百里柳江”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该项目于2016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工作案例,面向全国推广。在今年的规划中,我市将发掘“一江两路七区十五个活动点”的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的文化景观,让柳江文化带汇聚城市文化,展示核心价值观,宣传精神文明,传递正能量。

[材料二]为了提高柳江文化带的社会辨识度,增强该项目的品牌效应,柳州市委宣传部推出了“柳江文化带”形象标志:

[材料三]近日,柳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推出了在我市首届“春花秋水”原创歌曲创作大赛上获奖的歌曲《我家有条江》.歌中唱道:“我家有条江,曲似九回肠,柳侯透韵泽千年,山歌唱希望,汉侗苗瑶壮,同根在城乡,共谱和谐好风景,生活多吉祥……”歌曲发布后,众网友纷纷点赞。其中网名为“悠悠的雨”的网友写道:“这首歌充满正能量,我从中感受到柳州社会生活的文明以及各民族间的和谐。”而“轻轻的我”则从“柳州元素”的角度评价:“……”

(1)请你概括[材料一]的内容,写成“一句话新闻”,并为“柳江文化带”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

①一句话新闻

②公益广告

(2)请你观察[材料二]中的“柳江文化带”形象标志,把下面对该标志的解说按要求填写完整。(①处填一个汉字,②处填一个使上下句构成对偶的短语,③处填入一个使上下文形成排比的语句)

该标志名为“纽带”,图案上半部分以柳州的青山绿水和蟠龙双塔为视觉载体,将柳江的拼音缩写“LJ”和汉字①“  ”进行创意变化,融合为文化纽带和蜿蜒柳江的造型,象征着柳江②  的历史文化,如山一般厚重沉稳的人文底蕴。同时也寓意多姿多彩的柳江文化带必将是文化的交汇带,③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示带。

(3)假如你就是[材料三]中的“轻轻的我”,请结合歌中的两个“柳州元素”评价这首歌曲。

来源:2017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来源:2016年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来源: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