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分) 历法与节日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阐扬天主圣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自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汤若望上清廷奏疏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摘编(1644年)《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
材料二 辛亥鼎革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一以新国人之耳目,意至善也。
——陈振先《送旧历文》(1929年12月31日《大公报》)
材料三 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
——1930年1月7日《盛京时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辛亥革命后,阳历成为法定历法。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
(3)材料三对改行阳历持何态度?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民间仍然使用旧历(农历)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我国钢铁不但大量需要进口,钢铁冶炼设备也需要大量进口.同时有大量出口炼钢原料.该现象表明

A.我国工业发展缓慢
B.工业发展完全依赖外国
C.工业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善体系
D.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图示)

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右表中某一时期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马关条约签订
C.政府奖励实业
D.引进外国资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5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A.实现民主政治 B.民族独立富强
C.工业化的实现 D.发展资本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枣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878年成立的中兴煤矿,是当时华商自办的最大煤矿,是中国唯一一家由两任民国总统徐世昌和黎元洪任董事会长、民国总理周自齐和朱桂辛任财务总监的企业,李鸿章、张学良等人都曾是中兴公司的大股东。
——摘自枣庄政务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山东枣庄中兴煤矿成立的条件有哪些?列举与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同时期的著名的民族工业有哪些(至少2个)?
材料二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家企业此时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3)根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从哪些方面构建工业体系的?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被迫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特别复杂。……一般来说,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传统因素对民主化有较多的阻碍作用。基本上处于现代化的对立面。……在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方面,则存在着对现代化的潜在适应性。
材料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开始和展开的,两者几乎并肩而行,因而使得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变得特别复杂。……(表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特点。
材料三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权力集中的政府来领导,也需要有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奋斗,还需要利用国外的有用资料。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合理结合。……在1949年之后,……政府的现代化意识和领导力量大大加强,曾显示了它的实力。                                
——以上均摘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现代化起步之时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外因是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新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它在过渡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中显示了怎样的“威力”?   
(4)据上述材料,说明作者研究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时所采用的基本史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今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特点是:风气初开;天下移风;飙转豹变。“飙转豹变”(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属于哪一时期

A.清朝末年 B.洋务早期 C.民国初年 D.民国后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罗马的历史遗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