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
材料一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英国王位,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并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博览会,通过展示各种新奇产品来祝贺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并炫耀她治下的国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1851年5月1日上午9点,伦敦世博会成功举办。
材料二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材料三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注:全称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
(2)根据材料二,阐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特点?这届博览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引发新文化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使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食品工业
数量(家)
72
3
193
100

A.造纸业         B.火柴业        C.榨油业         D.纺织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二,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3)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张謇考中状元却弃官办实业,你对此有何感想?  
材料三 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4)“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根据材料三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因素是 (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这表明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重工业极为薄弱 B.深受外国资本压制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的一幅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它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侵夺中国铁路权益 B.清末铁路都由欧美列强兴建
C.近代铁路技术装备依赖西方 D.晚清时期中国进入铁路时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得以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毫无政治地位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C.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罗马的历史遗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