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

A.浪漫主义 B.自由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和谐公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其中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其出现表明(  )

A.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新制度的探索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自身的福利制度
D.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6年5月1日美国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1894年爆发的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联邦政府调动军队占领了芝加哥;19世纪90年代小农场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平民党运动”;新闻界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清洁工”的揭发内幕、暴露丑恶的记者。这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益广泛地传播
B.美国的垄断膨胀导致社会问题繁多
C.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
D.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8年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四月提纲》的提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A.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C.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材料二: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严清华 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一至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他们肯定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思考。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全球通史》)下列人物属于“他们”的有(  )

A.圣西门 B.黑格尔 C.马克思 D.列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初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它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之一是(  )

A.傅立叶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起初,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是(    )

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B.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C.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D.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
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对其中有关殖民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据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试题